-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毒性神经炎 包括药物、重金属以及其他化学物品中毒,此类病人常有突出的感觉症状及体征。如疼痛、感觉过敏、感觉过度、肌压痛,以及明显的植物营养性障碍,例如皮肤干燥、脱皮、指甲脆裂等,运动障碍不如CBS重,亦不如感觉障碍明显。 鉴 别 诊 断 另外,应与白喉性神经炎、Lyme病鉴别,如CSF中细胞数增高亦应考虑到HIV感染的可能性。 鉴 别 诊 断 本病除四肢瘫痪外,重症病人可有呼吸肌瘫痪及心肺合并症,因而在疾病进展期严密观察呼吸肌的功能状况。如有呼吸肌变浅,肺活量低于1L,呼吸节律加快,胸式呼吸减弱,或有矛盾呼吸,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即应送入ICU观察,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定时监测血气分析,注意气管切开后的护理。 治疗 虽对皮质类固醇治疗尚有争议,目前仍是应用最普遍的治疗,宜用大剂量短疗程。 应用适宜的抗生素。 重症病人可用血浆置换。 静脉用免疫球蛋白G。 辅助应用VitB1、B12等治疗。 有咽下困难者宜用鼻饲。 防止肢体畸形、挛缩的发生,早期行康复训练。 治疗 现代治疗死亡率5%,50%病人痊愈,10%-15%病人遗留后遗症。CMAP波幅低于正常10%的轴突型、老年患者伴有呼吸麻痹者、应用呼吸器超过1个月者预后差。另外GBS中大约3%的病人可有复发,再次复发常不如第1次恢复完全。 预后 谢 谢 ! Lambert-Eaton综合征 肌无力综和征 Lambert-Eaton syndrome是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前膜上Ach释放部位和(或)钙离子通道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50-70岁,男性多见,50-87%伴发恶性肿瘤,尤以小细胞肺癌多见,肌无力可出现在肿瘤出现前数月或数年。 Brief introduce Brief introduce 13%-50%的病人不合并恶性肿瘤,但可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低、甲亢、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History 1953年Anderson等首先报道第一例。 1956年Lambert和他的学生Eaton发现了肌无力综合征电生理检查高频超强重复神经电刺激时,可见相应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递增。 1981年,Murray等人发现其病理生理障碍与由细胞外高镁离子或肉毒杆菌毒素等作用于突触前膜、干扰递质释放所致者相似,同年发现肌无力综和征是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前膜上乙酰胆硷释放部位和钙离子通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免疫介导的(抗体或T细胞)拮抗肿瘤和神经系统共同抗原的一个交叉免疫反应。 认为是一种累及突出前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了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性疾病. 常与小细胞肺癌相伴,是由电压控制性钙离子通道抗体使突出前膜钙离子通道丧失,已酰胆碱自突出前膜释放最小释放单位量减少而致肌无力。 发病机制 癌性肌无力综合征,其自身免疫应答可能是针对肿瘤细胞上的抗原决定族,此种抗原决定族与神经末梢(突出前膜)上某些抗原决定族有交叉免疫性。所以,抗肿瘤细胞上抗原决定族的抗体也抗突出前膜上相应抗原决定族。 非癌性肌无力综合征的自身免疫启动问题比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更不清楚。其开始的免疫应答可能是针对产生癌细胞的支气管上皮的Kulchitsky(分泌性)细胞,但诱致免疫应答的因素仍不清楚。 发病机制 肌无力综和征主要异常是每次神经冲动所释放已酰胆碱量减少。其机制可能在于钙离子进入神经膜梢的量减少。当神经冲动到达时,神经-肌肉接头处突出前膜已酰胆碱释放障碍,终板电位波幅低于域值不足以引起致肌肉收缩的动作电位而呈现肌无力。 发病机制 患者出现临床神经系统征状时间早于发现肿瘤1~12个月,平均6.3个月。 肿瘤类型有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睾丸肿瘤、食管肿瘤、淋巴瘤、神经母细胞肿瘤、肾上腺肿瘤等,以小细胞肺癌(SCLC)最为多见。 发病机制 通过注射肌无力综合征病人的IgG。能够把肌无力综合征其它电生理特性转移给小鼠。肌无力综和征病人血浆IgG均能抑制K?刺激性Ca++流入且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临床表现 大多数(约80%)先于发现肿瘤就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平均病程4个月(1~23个月)。 首发症状最常见的是四肢无力(以下肢明显),其次是感觉障碍、记忆力障碍、抑郁、肢体共济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及吞咽困难、复视等脑干症状。 为四肢和躯干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下肢比上肢重,近端比远端重,休息时肌力减退,短暂用力后肌力反而增加,持续活动数分钟后肌力又开始减退,早上症状重。 部分病人可有肌肉疼痛。尤其是股部肌肉疼痛,四肢远端感觉异常,约50%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