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等奖-培训课件.ppt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等奖-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分死难者的照片 “…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开始时——“默默地迈着步子”、想象成了现实——“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毒气室——“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 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死囚牢房——“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狭小的女牢房——“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试验室——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的” 纪念长廊——沉思 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参观结束时——“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和反应 4、课文中有好几处写到了与奥斯维辛集中营不相称的事物,如第八段写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请思考一下,这样的一种反差和对比有什么作用? 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说明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作者将这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放在一起,组合成一幅令人难忘的画面,既揭露了法西斯摧残美好生命的罪行,又暗示生命是不会被彻底摧毁的,正义必定战胜邪恶,连这种地方都能开出胜利之花,正义之花,地球上还有什么邪恶不被打倒呢。 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更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 5、文章最后一段景物描写再次照应首段景物描写,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本文的主题是什么?),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 (1)以乐景衬哀情,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悼。 (2)对法西斯的控诉,对受害者的哀悼,对历史的反思,“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活动 今天的“死亡墙” 德国总理向遇难者致哀 主题归纳 对法西斯残暴行为的愤怒控诉。 对受害者的哀悼。 对历史的反思。 提醒大家珍爱和平,“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本文获得普利策奖的颁奖词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1—3段 导语 简要叙述奥斯维辛的现状 4—5段 背景 介绍过去这里曾是杀人工厂 6—15段 主体 参观者的感受 16段 结尾 奥斯维辛现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思考: 本新闻曾获普利策新闻奖,为什么这样一篇“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获得如此殊荣? 凯文·卡特 《饥饿的女孩》 这是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渤海湾异常地寒冷。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发生了世纪末最大的一次海难。1999年11月24日23时45分,随着一艘名叫“大舜”号滚装船的沉没,两百多人从这个世界是消失了。    险恶的风浪,失火的大船,拼命的挣扎,绝望的表情,凄厉的呼唤,奋力的救援…… 我们留下这一份记录,为了他们曾经和我们共同生活在世间,他们本应继续和我们共同奋斗着,共同欢乐着。 我们留下这一份记录,为了那些痛失亲人的哀者,他们本应享受着亲情和爱情,享受着憧憬和希望。   我们留下这一份记录,为了那些伸出救援之手的人们,他们给了死难者最后一把温暖,给了生还者第二次生命。   我们留下这一份记录,为了人们不再漠视生命。 ——《南方周末》 1、俄罗斯最畅销报纸《消息报》总编辑辞职。 2、摄影记者凯文·卡特获1994年普利策奖后自杀。 3、1999年渤海海难发生后,《南方周末》的报道 船头的守望者—— 社会责任 道德责任 人文关怀 本文获得普利策奖的颁奖词——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这里是一座平静的小镇, 也曾经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厂; 这里见证着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