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激励机制的深度探索-浙江传媒学院学报.PDF

文化产业激励机制的深度探索-浙江传媒学院学报.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产业激励机制的深度探索-浙江传媒学院学报.PDF

第23卷  第4期 浙 江 传 媒 学 院 学 报 Vol23  No4 2016年8月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August  2016 文化产业激励机制的深度探索 ———评 《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 李新祥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文化对经济的渗透作用越来越明显, 传统的经济产业开始向创意产业、 文化产业靠拢, 文化产业在国内经济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 当前在我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 寻求创新动力的关键时刻, 文化产业不仅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而且发展质量也在逐步提升, 国家对 文化产业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 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然成为未来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依托。 但是不容回 避的事实是, 中国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 文化产业发展却还相当落后, 同相邻国家日本、 韩国相比, 还时常遭受文化贸易逆差的尴尬, 更不用说欧美等文化产品对我国消费者的强大吸引力。 因此, 如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提升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和文化经济实力, 是当前学术界和业界共同关 心的研究热点。 在研究文化产业的诸多成果中, 河南大学年轻学者刘志杰博士所著 《文化产业上市公 司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从激励机制的角度出发, 研究如何调动 人的积极性, 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动力, 可以说是切中了文化产业的痛点。 众所周知, 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根本区别在于文化和创意成为主要生产要素, 资本和技术为文 化创意服务, 创造力是文化产业灵魂。 而创造力来源于人, 没有人的脑力创造, 文化产业也就失去了 发展的内核。 所以, 对人的激励实际上是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我国的文化产业从十六届五 中全会以来, 经历了一个较快发展的过程, 全国各地都积极支持文化产业和文化企业, 不少地方还鼓 励建设规模较大的文化产业园区, 形成良好的示范效果。 但是, 在这些文化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人的 创意和经营智慧的贡献究竟有多大, 如何激励优秀的经理人和创作者发挥更大的价值, 尚需要有合理 的激励机制和系统研究成果来指导。 事实上, 目前国内外对于激励机制的研究多集中于传统产业, 刘 志杰老师的这部专著 《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 以文化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追溯了3年数据, 从货币激励、 非货币激励、 内容约束、 外部约束四个方面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文化产业 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从假设提出和数据验证, 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问题与办法环环相扣, 逻辑严密, 令人信服。 同时, 书中对激励经济学理 论和博弈论的运用灵活独到, 体现出青年学者扎实的学术基础和富于创新的学术精神。 另外, 书中进 而指出了当前文化产业企业在激励与约束机制上存在的诸多问题, 对如何设计文化产业的激励与约束 机制提出了更多的理性思考和认识, 具体来说, 有以下两点: 首先, 对激励机制的分类和分析让人耳目一新。 激励机制本身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但是对激励 机制的认识却有深有浅, 刘志杰博士首先将激励分为货币激励与非货币激励, 这与我们传统认识上的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不同, 激励分类不同也就意味着激励的作用和强度也不同, 因此合理的分类将是 决定合理设计激励手段的前提。 在货币激励方面, 作者又将激励分为薪酬、 股权、 薪酬差距三种方式, 前两者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做法, 但薪酬差距却是容易被人忽略的方式。 作者以锦标赛理论为依据, 148 浙江传媒 学 院学 报 第23卷 详细分析了薪酬差距是如何影响经营者的业绩, 并通过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数据与公司绩效相关性, 向我们展示了薪酬差距的确影响着经营者的积极性, 继而会影响到公司的业绩, 这一结论令人为之一 震。 从非货币激励方面来看, 作者考虑了职务晋升、 职务消费和声誉激励, 而对职务消费和声誉激励 的分析与实证研究读来十分精彩, 比如职务消费与薪酬在同样金额下, 为什么激励作用和强度会有不 同, 作者通过一个图示展示得清楚明了。 在声誉激励中通过建立一个重复博弈与贴现的模型, 向读者 形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