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难报道大作业2.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传播学系 新闻作品分析 结课作业 题 目 外媒空难报道的可借鉴之处——从获奖新闻作品分析 学生姓名 某某 学 号 二零一五年六月二十一日 外媒空难报道的可借鉴之处 ——从获奖新闻作品分析 引言 2014失事飞机纪实: 2月11日,阿尔及利亚军机坠毁,77人遇难,机上仅一名21岁士兵生还。 2月16日,尼泊尔载有18人的飞机坠毁,包括3名机组人员和15名乘客,无一生还。 3月8日,马航MH370失联,从吉隆坡飞往北京,机上共载有239人,其中包含12名机组人员。227名乘客来自13个不同国家,其中有154名中国人。至今MH370下落不明。 7月17日,马航MH17被击落,坠毁地点距离俄罗斯边境60公里,298人遇难。 7月23日,台湾复兴航空GE222迫降,48人遇难 7月24日,阿尔及利亚航空AH5017坠毁,116人遇难 8月10日,伊朗一客机坠毁,48人遇难 12月2 8日,由印尼泗水飞往新加坡的亚航QZ8501客机在印尼爪哇海域坠毁,机上162人无一生还。 2014年被称为航空史上的“黑暗”一年,但是据统计,2014年全球共发生空难111起,死亡1320人,空难数量是近80年内最少的一次。航空咨询公司Ascend航空安全总监Paul Hayes曾表示:“也许大部分人都感到意外,其实今年是非常安全的一年。”事故最多的一年是 1943 年,共发生了 562 场空难,死亡 2266 人。世界航空史上伤亡最惨重的一年是 1972 年,当年共有 3329 人死于空难。史上最惨重的空难发生在 1985 年 8 月 12 日,日航 123 号班机波音 747 在由东京飞往大阪的途中坠入山区,520 人死亡。 不过2014年空难却是被大肆报道,在受众的眼中,这一年空难事故频发,记得那段时间空难报道充斥耳边,责难与反思,眼泪与祈祷,逝者与家属……国内外媒体均相当大的版面报道空难。空难报道属于突发性事件报道,时间要求紧迫,限制也比较多,在新闻发稿方面既要考虑新闻的真实性,又要估计遇难者家属以及受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需要客观、冷静、平衡的处理。 普利策新闻奖中专门设有突发性新闻奖,、突发性新闻摄影奖这两项针对突发事件和战争报道的奖项,虽然灾难报道并不局限于这两项奖项中,但从奖项设置可见其对灾难性报道的重视程度。相较而言,普利策新闻奖比中国新闻奖更重视灾难性报道。下面我们通过分析两篇获普利策新闻奖的空难报道,来了解外媒的可鉴之处。 二、到现场去 (一)、《坠入大峡谷》 这一篇的作者是罗伯特·阿尔凯尔,美国《盐湖城论坛报》记者,这篇文章荣获1957年普利策地方报道奖。。空难发生在1956年6月3日,两架大型客机在科罗拉多大峡谷上空相撞坠毁。机上包括机组成员在内的128人全部丧生,残骸散落在荒凉崎岖的峡谷里。 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科罗拉多河中游,全厂44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峡谷之一,峡谷顶宽6公里至28公里,谷底两岸宽处约1公里,窄处仅120米,最深处1800米,从谷顶到谷底需要3小时至4小时。 飞机失事的地点离盐湖城有1000英里之遥。闻讯后,《盐湖城论坛报》的地方记者立即出动采访。罗伯特·阿尔凯尔和摄影记者克·怀特乘坐一架测量飞机,去大峡谷搜寻失事飞机残骸。他们发现了飞机残骸并进行了拍照。接着,他们在犹他州西南部的锡达城降落,写出了报道,发表于1956年的《盐湖城论坛报》,并随文登出了照片。 文章中,作者围绕坠机事件的搜寻工作展开,详细地向读者讲述了他们在坠机现场的所见所闻,写的生动而具体,让读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像自己亲自来到了坠机的现场一样。这与作者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乘坐飞机赶往现场分不开,正是因为在现场,看到的、听到的、得到的都是第一手资料,因此在写作时更具现场感,更加真实。 同时,在文章中作者还穿插了对亚利桑那州大峡谷,这个世界上最崎岖不平的地方的介绍,例如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小科罗拉多河和科罗拉多河的汇合处,以及它旁边矗立着的丘阿峰地理环境的介绍,让人们对坠机地点恶劣的地理条件有一个更加清楚的了解,也明白了为什么搜寻工作是如此难以进行,而且连飞机的残骸和遇难者的尸骨都无法找到。 当我在百度上搜科罗拉多大峡谷时,对它的深度宽度完全没有概念,如果记者没有到过大峡谷,可能在写作是就不能清楚的知道救援工作为何难以展开。但是如果能有现场的图片,再加上作者对峡谷的描述,受众也就能够理解原因了。就像作者在文中说的,“当你乘飞机从西北面接近这个地方时,你就可以理解,在峡谷的迷宫中,哪怕是寻找一架大型客机都是难上加难。” 作者在行文时还善于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文学魅力,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故事性。例如:“在DC7型飞机撞击小山的地方,看起来就好像有一个巨人小心地把小块金属

文档评论(0)

dyzv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