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谋攻篇三
孙子兵法-谋攻篇第三
谋攻篇第三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①;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②。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②,其次伐交④,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⑤。修橹轒辒⑥,具器械⑦,三月而后成,距闉⑧又三月而后己⑨。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⑩,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11)而非战也(12),拔人之城而非攻也(13),毁人之国(14)而非久也。必以全(15)争于天下,故兵不顿(16),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17),五则攻之(18),倍则分之(19),敌则能战之(20),少则能逃之(21),不若则能避之(22)。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23)。
夫将者,国(24)之辅(25)也,辅周则国必强(26),辅隙则国必弱
(27)。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28):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渭之退,是谓縻军(29);不知三军(30)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31),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32)。
故知胜(33)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34);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35);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注释]
①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完整地使敌国降服是上策,经过交战击破敌国就次一等。全国,指使敌国整个地降服。破国,这里指攻破敌国。曹操注:“兴师深入长驱,距其城廓。绝其内外,敌举国来服为上;以兵击破,败而得之,其次也。”
②军、旅、卒、伍: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旧说12500 人为军, 500 人为旅, 100 人为卒,5 人为伍。春秋以后,各诸侯国发展情况不同,军队编制不完全一样。
③上兵伐谋:最好的用兵方法是以谋伐敌,即以计谋使敌屈服。上兵,优秀的军事家。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谋略战胜敌人。
④伐交:交,这里指外交。伐交,指通过外交途径,分化瓦解敌人的盟国,扩大、巩固自己的盟国,迫使敌人陷于孤立,最后不得不除服。
⑤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是说攻城的方法是不得己才用的。攻城,即以城堡为作战目标,《孙子兵法》认为这是下策。这就是谋攻的第四类方法。
⑥轒辒(fén wē n):古代攻城用的四轮车,用排木制作,外蒙牛皮,可容纳10 人,用以运土填塞城壕。
⑦具器械:准备攻城用的器械。具,准备。
⑧距闉(yīn):用以攻城而堆积的土山,以便登城或观察情况。闉,通堙,土山。
⑨已:结束。
⑩蚁附之:指士兵像蚂蚁一般爬梯攻城。
(11)屈人之兵:降服敌人的军队。
(12)非战:指运用“伐谋”、“伐交”等办法迫使敌人降服,而不用交战的办法。
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指夺取敌人的城堡不靠硬攻的办法。
毁人之:汉简《孙子兵法》作“破人之国”。
全:万全。这里指用万全的谋略。
顿:通钝,这里指疲惫,受挫的意思。
(17)十则围之:有十倍于敌人的绝对优势的兵力,就要四面包围,迫敌降服。
(18)五则攻之:有五倍于敌的优势兵力,就要进攻它。
(19)倍则分之:有一倍于敌的兵力,就设法分散敌人,以便在局部上造成更大的兵力优势。
(20)敌则能战之:同敌人兵力相等,就要善于设法战胜敌人,如设伏诱敌等等。敌,这里指势均力敌。
(21)少则能逃之:兵力比敌人少,就要能摆脱敌人。逃,脱离、摆脱。
(22)不若则能避之:各种条件均不如敌人时,就要设法避免与敌交战。
(23)小敌之坚,大致之擒:力量弱小的军队,如只知坚守硬拼,就会成为强敌人的俘虏。
国:指国君。
辅:辅佐、辅助。这里引申为助手。
周:周到,周全。
隙:漏洞。缺陷。
(28)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此句有的版本作“军之所以患于君者三”。患;危害、贻害。
(29)縻军:束缚军队,使军队不能根据情况相机而动。磨(mí),羁縻、束缚。
(30)三军:军队的通称。周代,大的诸侯国设三军,有的为左、中、右三军,有的为上、中、下三军。
(31)同:共同,这里是参与、干涉的意思。
(32)乱军引胜:扰乱自己的军队,而导致敌人的胜利。引,引导、导致。
(33)知胜:预知胜利。
(34)识众寡之用:善于根据敌对双方兵力对比的众寡情况,正确采用不同战法。“识”,汉简《孙子兵法》作“知”。
(35)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殆,危险。知彼知己:指了解敌人各方面情况,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点,了解了敌情也了解了本军情况,有把握才打,没有把握就不打,所以说百战不殆,即每次作战都没有危
险。《十家注》、《武经》各本均无“者”字。
[译文]
孙子说:指导战争的法则是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