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清胱抑素C测定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价值
血清胱抑素C测定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价值 [摘要] 目的 观察血清胱抑素C测定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5年 1月― 2016年6月该院189 例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蛋白进行检测,尿微量白蛋白 0~30 mg/L为正常,Cys-C 0.55~1.05 mg/L为正常范围。超过此正常范围即为异常。 结果 189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值为(32.5±5.8)mg/L,阳性检出率为24.3%(46/189),血清胱抑素C测定值为(1.35±0.65)mg/L,阳性检出率为41.2%(78/189),血清胱抑素C测定阳性检出率高于尿微量白蛋白测定阳性检出率,P 3 讨论
糖尿病常伴随多种慢性并发症,会造成多器官、多系统的广泛损伤[3],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报道,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越高,则导致组织缺氧就越严重,改变组织蛋白质结构功能,尤其容易引发肾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导致肾组织损伤[4],同时维持毛细血管屏障结构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在糖尿病微血栓病变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有作者通过检测糖尿病肾病时血浆内皮微粒水平来评估血管内皮功能障碍[5]。当常规检查发现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出现蛋白质时,肾脏功能大多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如果肾脏长时间处于高渗透状态时,则会造成肾脏一系列的不可逆损伤,其晚期时极可能会致使病患肾衰竭[6]。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对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延缓或避免透析和肾移植、降低患者死亡率意义重大[7],如果能早期检测、及时发现肾脏的病变,采取相应的有效治疗,则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改善、逆转糖尿病肾病。选择肾组织活体检查能及早对糖尿病肾病做出诊断,灵敏度较高,但是这种诊断方法对患者会造成较大的创伤,检查费用较高限制了在临床的推广应用[8]
健康状况下尿中微量白蛋白含量很少,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通过累及肾小球微血管而影响肾脏功能,早期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小微孔孔径扩大,中等分子量的蛋白质滤出相应增加,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另外,由于糖尿病肾小球基底膜糖蛋白成分变化,致使其阴离子减少,使许多带阴离子的白蛋白失去基底膜电荷的有效阻挡而从肾小球滤出,故尿内白蛋白含量增加。通过检测尿中微量白蛋白就可以早期发现并诊断糖尿病肾病。但是尿液的保存较难,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有时难以准确反映出实际的情况。血清胱抑素C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是广泛存在于病毒、细菌、原生动物及哺乳动物组织中的一类蛋白质[9],主要由氨基酸形成,人体所有的有核细胞都能够分泌,肾脏是人体唯一可以清除循环中胱抑素C的器官,肾功能发生轻度损伤时,血清胱抑素C也会出现升高[10],对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可以反应早期肾损伤。该文资料中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检出率达血清胱抑素C阳性检出率为,血清胱抑素C测定阳性检出率(41.2%)高于尿微量白蛋白测定阳性检出率(24.3%),提示血清胱抑素C测定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灵敏指标,可以及早监测糖尿病肾病,尽早干预,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李敬.尿中微量白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6):683-684.
[2] 李建萍.尿蛋白与尿微量蛋白的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外?t疗,2012,33(2):175-177.
[3] CESUR M.CORAPCIOGLU D,GUROY A,et al.A comparison of glycemic effects of glimepiride,repaglinide,and insulin glargi ne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during Ramadan fasting [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07,75(2):141-147.
[4] 张连红.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对DN早期诊断价值[J]. 浙江临床医学,2013,15(9):1409-1410.
[5] Glowiinska-Olszewska B. Moniusko M, Hrynewiez A,et al.Relalionship between cireulaling endothelial progenilor cells and endothelial dysfunelion in children with type 1 diabetes:a novel paradigin of early atheroselerosis in high-rish young patients[J].Eur J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