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回避制度的.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回避制度的

刑事诉讼法学第三讲 第六章 回避制度 目录 第六章 回避制度 第一节 回避的概念和适用的对象 一、回避的概念 刑事诉讼中的回避,是指根据刑事诉讼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及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等,如果与案件当事人有某种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特殊关系,不得参与该案诉讼活动的一项诉讼制度。 第一节 回避的概念和适用的对象 二、回避的对象 回避的对象,是指在法律明确规定的回避情形下应当回避的人员范围。 回避的对象主要包括: (一)审判人员 具体包括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助理审判员、其他在法院中占行政编制的工作人员及人民陪审员。 (二)检察人员 具体包括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书记员和司法行政人员。对于检察委员会委员是否属于回避范围,法律没有明确规定。通说认为,检察委员会委员对案件处理结果有重要影响,基于司法公正的考虑,检察委员会委员应当纳入回避的人员范围。 第一节 回避的概念和适用的对象 (三)侦查人员 这里的侦查人员指直接参与侦查工作的人员,而非泛指具有警察身份的工作人员。 (四)参与侦查、起诉、审判活动的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 这里的“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虽然不是各个诉讼阶段的主持者,但是,他们的诉讼行为可能直接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所以,我国刑事诉讼法将这三种诉讼参与人也列为回避的对象。 第二节 回避的理由与种类 一、回避的理由 回避的理由,是指由法律规定实施回避所必须具备的根据。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回避的理由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2条的规定,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第二节 回避的理由与种类 某县公安局局长的儿子故意杀人。公安局局长闻讯后,拍案而起:“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刑警队长小张,你赶快把他给我抓过来。”公安局局长的儿子被缉捕归案后,公安局局长亲自进行讯问。讯问过程中,公安局局长的儿子说:“虎毒不食子。你是我的父亲,不应该派人抓我。”公安局局长回答:“你犯下滔天罪行,我作为一局之长,为民除害是我的天职。我不抓你谁抓你?你是我生的,我还没有资格抓你?” 问:本案中,公安局局长的做法是否正确? 第二节 回避的理由与种类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 所谓利害关系,是指本案的处理结果会影响到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以及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或其近亲属的利益。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或者诉讼代理人 在同一个案件中,曾经履行过或行使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的义务和职责的人,对案件事实往往已经形成自己的看法,如果再以其他办案人员的身份参与对该案件的处理,就很难做到客观公正。为防止先人为主和角色冲突,也应当回避。根据《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第1条第3款规定,担任过勘验人的审判人员也应当回避。 第二节 回避的理由与种类 案例: 被告人陈某,男,22岁,农民。某日下午5时许,陈某在火车站附近持刀抢劫旅客手提包一个,内有现金1500元,手机一部及其他证件。陈某作案后刚要逃跑,恰好某法院审判员刘某路经此地,遂将陈某扭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经过侦查终结,向人民检察院移送起诉。检察院以抢劫罪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遂组成合议庭审理此案,审判员刘某是合议庭组成人员,人民法院经过审理,以抢劫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15年。 请回答:该人民法院在诉讼程序上有何问题?为什么? 第二节 回避的理由与种类 (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 此处的“其他关系”,是指上述三类情形之外的某种关系。其内容比较广泛,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友好关系,如与当事人虽无近亲属关系,但有其他亲戚关系或者是同学、同乡或朋友关系,或者与当事人有某种工作关系、经济关系等; 另一类是不睦关系,即与当事人有过仇隙、纠纷等。 上述关系必须达到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程度时,才应当回避。 第二节 回避的理由与种类 (五)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 《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规定,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回避: (1)未经批准,私下会见本案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的; (2)为本案当事人推荐、介绍代理人、辩护人,或者为律师、其他人员介绍办理该案件的; (3)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财物、其他利益,或者要求当事人及其委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