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历时角度看量词幅属性的演变-CORE.PDF

从历时角度看量词幅属性的演变-CORE.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历时角度看量词幅属性的演变-CORE

语言文字学术研究 从历时角度看量词“幅”属性的演变* 孟繁杰 李 焱 刘世儒先生曾经对量词“幅”作过论述,认为 定为“二尺二寸”这一宽度,这是人为干预的结果, “幅”称量“布帛”是由本义而来,用于“纸”是取其平 这一过程早在先秦就已经完成,只是到目前为止, [1] 面作用 。因为刘先生主要侧重于魏晋南北朝这一 还没有人把“幅”的这种用法指出来,这是对“幅”作 历史时期的量词研究,受语料所限,对“幅”的演变 度量量词的忽略。 过程描写得颇为简单,事实上,“幅”虚化为量词后 二、量词“幅”的发展演变 经历了“度量量词—度量量词和个体量词—个体量 (一)中古(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 词”三个阶段。本文以大量的文献资料为基础,考察 两汉时期“幅”仍只做“度量量词”,量“幡”等旗 量词“幅”的产生及其演变过程。 帜类物品,用法与先秦相同。 一、量词“幅”的产生及其时代 魏晋南北朝,“幅”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作为度 《说文解字》:“幅,布帛广也。从巾,畐声。” 量量词使用的如: “幅”的本义为“布帛的宽度”。 以下用例即为 (5)衣皂上绛下,裳前三幅,后四幅。 “幅”的本义: (《南齐书·舆服》) (1)布袤八尺,幅广二尺五寸。 (6)驱使寒人不得用四幅伞,大存俭约。 (《睡虎地秦墓竹简》) (《南齐书·明帝》) (2)任城国亢父缣一匹,幅广二尺二寸,长四 “四幅伞”是指用“四幅布”做成的“伞”,“幅”为 丈,重廿五两,直钱六百。(《敦煌汉简释文》) 度量量词。 “布帛”的宽度不尽相同,为统一这种差别,先 这时,“幅”做个体量词的用法也出现了: 秦就曾经专门制定法律规定“幅”的量度: (7)魏国之幡过半矣。……唯有一幅,观其年 (3)太公为周立九府圜法:黄金方寸而重一 号,是姚秦时幡。(《洛阳伽蓝记·卷五》) 斤;钱圜函方,轻重以铢;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 此处“幅”称量“幡”,表示“幡”的个体数量, 四丈为匹。(《汉书·食货志》) “幅”为个体量词。“幡”是布帛类事物,与“幅”的本 按《汉书·食货志》所记载,规定“幅”的标准度 义有关。这很符合语法化的“保持原则”,即“实词虚 量应该是西周时期发生的事情。有了规定的标准 化为语法成分以后,多少还保持原来实词的一些特 [2] 量,以后说到“一幅”,就知道是“二尺二寸的宽度”, 点。”从量词的角度来说,词的本义对虚化为量词 所以“幅”转变为了度量衡量词。 后所称量的对象仍然具有较大的影响。 (4)亭尉各为帜,竿长二丈五,帛长丈五、广半 刘世儒先生认为“幅”作个体量词是从其“布 幅者大。(《墨子·卷十五》) 帛”本义发展而来,这是由于他没有发现“幅”做度 这里“幅”是指用在“旗帜”上的“帛”的宽度,这 量量词这一用法的缘故。事实上,“幅”作个体量词 是目前我们发现的最早的“幅”做量词的用法。可 是由度量量词虚化来的。“幅

文档评论(0)

170****05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