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芝一号芝麻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杂 粮 作 物 2009 R . , 29(2):l35~l36 ainFedCrops ’ ‘ 文章编号 :1003—4803(2009)02—0135—02 宁芝一号芝麻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童晓利,伍冠所 ,张礼浩 ,赵荷娟 (江苏丘陵地 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46) 摘要 :运用芝麻 育种品种 资源l田间鉴定、联合鉴定、区域试验和抗病性鉴定等 多种试验方法 ,通过对 宁芝一号 等芝麻新品种 的试验示范以及结合丘陵地 区芝麻生产的高产经验 ,从芝麻生产 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田间管 理 、病虫害防治及适 时收获等方面构建 了宁芝一号芝麻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 关键词 :芝麻 ;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中图分类号 :$565.304 文 献标 识码 :B 芝麻是丘陵地 区传统种植 的大宗经济油料作物 ,具有 DB32/T343.1—1999无公害农产 品(食品)产地环境要 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广 阔的市场前景… 。多年来 ,芝麻生产 求。 受品种 、技术 、政策和市场等 因素的影响,导致产量低且不 DB32/T504—2002无公害农产 品肥料要求。 稳 ,商品价值低 ,难 以进行芝麻产业化生产 。20世纪 8O 3 分类 年代以来 ,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展 了芝麻新 品种 的选育 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方面 的研 究工作 ,育成 了 “宁芝一 3.1 按种子颜色 分为黑 、白、黄 、红 、褐五种 。 号 ”芝麻新品种提高了丘陵地 区芝麻生产水平 ,在农村产 3.2 按果轴每叶腋花数可分为单花型、三花型和多花型。 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积极作用 。 3.3 按 品种蒴果的棱数分为 4棱型、多棱型 (6棱或 8 生产技术规程主要 内容编写依据来 自20世纪 8O年 棱)和混生型(4、6、8棱混生)。 代 以来芝麻育种 田间综合鉴定试验 、江苏省芝麻区域试 3.4 按株型分为单秆型 、分枝型和多枝型。 验 、生产试验 、全国芝麻新品种 (江淮片)联合鉴定试验 区 域试验及抗病性鉴定等试验结果 以及南京地 区芝麻主产 4 产地环境 乡镇 的高产 经验。 4.1 符合 DB32/T343.1.1999的规定 1 范围 4.2 土壤选择 宜各类丘陵岗地及排水通畅、地下水位较低的农 田。 本标准规定 了宁芝一号芝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的分 4.3 忌连作 ,适 时轮作换茬 。 类、产地环境、产量及产量结构、主要生育期 、栽培技术、田 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及收获 。 5 产量及产量结构 本技术规程适用于长江 中下游地 区及生态条件相近 5.1 产量 地 区芝麻栽培 ,其它类似品种可参照执行 。 正常收获 ,芝麻产量为75~100kg/667m 。 2 规范性引用标准 5.2 产量结构 下列标准的条款通过本标准 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 的 芝麻 的产量 由有效株数 、单株蒴数、每蒴粒数和粒重 条款。凡是注明 日期 的引用文件 ,其 随后所有 的修 改单 组 成。DB3201/T-2004 (不包括勘误的 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 5.2.1 有效株数 :0.8万 ~1.0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