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个性,也许只是生命的副产物
个性也许只是生命的副产物
Mismall 2012-08-22 16:02:05
个性是什么?有科学家认为,个性是帮助动物生存下来的产物;其他科学家则认为,个性只是动物生理活动的副产物。一项关于青蛙的新研究支持了后者的观点。
即使身体不再,我依然是我。变态这一生理过程几乎改变了蝌蚪身体的所有形态,但是个性始终不变。(图:Christian Fischer/Wikipedia)
童年时期的一些个性特征会伴随我们一生。例如,幼年在操场上玩耍时的害羞有可能会被带到成年后的会议室中。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整个身体外形都跟着变化,最后转变成一种完全无法辨认的构造时,青春时期的个性是否还能保留得住呢?一项关于青蛙的新研究表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
在过去的十年中,科学家已经证明了,从狗到海葵,很多动物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表现出一致的个性。尽管生活环境变化了,个体依然会保持自身的个性,与物种中的其他个体相比,具有更高的或者更低的活跃度和探索倾向(编注:一个动物愿不愿意探索新环境,放到新环境里面之后要等多久才开始动)。但是,有些研究者认为,经历变态过程的动物不在此列。可以从青蛙或者蝴蝶的完全变态看出,全身的转变大大地改变了动物的每一方面,包括外形、栖息地、生存和繁衍的习性。那么,为什么变态不会同时改变动物的个性,从而使幼年的优点不会在成年后不会变成缺陷。比如说,比起其他种类的幼虫,毛毛虫的更为多动的特点会帮助其更快地找到食物,但也会使蝴蝶更容易被捕食者发现。
德国柏林的莱布尼兹淡水生态和内陆渔业研究所(Leibniz-Institute of Freshwater Ecology and Inland Fisheries in Berlin)的行为生态学家、亚历山大?威尔逊(Alexander Wilson)说到,很少人会去研究动物变态前后的个性变化。他这项关于青蛙的研究是首次针对脊椎动物所做的研究,其论文将于8月末在《行为生态学》( Behavioral Ecology )上发表。威尔逊说,要找出适合给蝌蚪和青蛙做的性格测试很难,它们就像两种完全不同的动物,到了生命的某个阶段,突然间就转变成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东西了。
威尔逊在柏林附近一个湖边的水塘里,里抓了 75 条野生的小蝌蚪来做研究。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水下实验,先是给蝌蚪做,然后是它们变成的青蛙。其中一个实验,测试的是探索性趋势。威尔逊把蝌蚪或者青蛙放在一个新的水槽中,看它们要花多长时间才开始游动。另一个实验,测试的是积极性。他测算在10分钟里面,它们游动的时间比例是多少。测试完成之后,在抓蝌蚪附近的地方,他把这些青蛙放生了。
测试数据表明,在大多数两栖动物中,个性特征具有一致性。特别地,如果更加活跃更有探索性的蝌蚪,在变成青蛙后也更加活跃更有探索性。只有一个测试体现出个性的转变,当威尔逊模仿捕食者朝它们喷射水的时候,蝌蚪的反应是僵在原地许久不动,而变成青蛙后的反应则是立刻恢复正常活动。
“这真是太神奇了,”威尔逊说,“它们幼年时期和成年时期完全不同,但是它们的一些行为又保持着一致性。”
瑞士伯尔尼大学(University of Bern)的行为生态学家迈克尔?塔博尔斯基(Michael Taborsky)表示,这次的研究工作可能有助于解决关于个性的根本成因的重大争论。塔博尔斯基并没有参与此次研究。有些科学家认为,个性是帮助动物生存下来的适应产物。既然这样,那么个性就应该随着变态的发生而改变,因为动物的整个世界都改变了。其他科学家则认为,个性只是动物生理活动的副产物;如果这样,那么个性就更有可能保持一致。例如,新陈代谢快就会产生积极的个性,哪怕这样会使捕食者更容易发现自己的行踪。塔博尔斯基说,新研究支持后者的观点。个性,也许只是生命的副产物罢了。
这样的“个性”,你有吗?
图片来自网络……
编译自: Science,Changing Bodies but Not Personalities 文章图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O血型与性格.doc
- mrsa文献版.doc
- M四会人民医院体检说明.doc
- RG-60A型磁力钻.doc
- SENSE护肤.doc
- SOP标准操作程序-LDH.doc
- SSI-5000配置.doc
- TCD多普勒.doc
- TCT耗材.doc
- t检验统计练习.doc
- 2025年成都市玩偶生产荧光涂鸦互动玩偶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海绵生产用于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地透水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体操鞋企业团建运动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溶洞极限运动(速降)场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涵洞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扎带安全防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牦牛育肥产业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旅拍宠物陪伴拍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进口食品节庆主题快闪店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洗选厂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