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诗赏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赠别诗赏析

赠别诗的赏析(一) 《春夜别友人》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陈子昂的生平, 2、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内容,通过讨论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3、初步归纳赠别诗的主旨 【预习】 1、诗人简介 陈子昂(659-700),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少年任侠,24岁举进士,擢麟台正字,故世或称陈正字迁右拾遗,故又称陈拾遗屡上书言事,辞多直切,颇中世病,但罕为用曾随武攸宜北征契丹,忤上降职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诬陷,下狱,死。 陈子昂所作诗论著作《修竹篇序》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六朝柔靡诗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代诗歌及后代诗歌创作均有积极影响所作诗歌以《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等为代表,作品指斥时弊,风骨高古,有汉魏风骨,是他的诗歌理论的最好体现。 2、初步预习 a、释词 绮筵: 琴瑟: 长河: b、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夜”,哪些词语写出了“别”? 【教学】  一、阅读诗歌,自主讨论 阅读诗歌,小组讨论后回答: 1、全诗在时间上、空间上有一个怎样的变化? 2、全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达的? 二、再读诗歌,合作探究 再读诗歌,小组讨论后回答: 1、赏析首联“吐”字的妙处。 2、颈联的“隐”与“没”二字写出了时间上怎样的变化,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当堂检测,巩固提高 阅读课本23页的《送友人》,回答: 1、本诗的首联交代了送别的_______与送别时的景色。 2、颔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3、颈联的“浮云”“游子”分别比喻什么? 4、尾联的“萧萧班马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归纳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可以知道,这两首赠别诗通过送别前、送别时、送别后的_______或者 ,表达了作者___ 。 【课后】 五、作业 背诵这两首诗。 预习《送魏万之京》,《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赠别诗的赏析(二) 【预习】 作者与写作相关 1、⑴ 韩愈(768-824),字退之,他倡导古文运动,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改变了当时的文风,推动了文学的发展。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⑵ 背景: ?元和十四年(819)正月上书谏迎佛骨,触怒宪宗,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这是他在南行途中所作。左迁,犹言下迁,古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当韩愈到达蓝田关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送行,于是写了这首诗送给韩湘。 2、⑴ 李颀(690?-715?),赵郡人。开元二十三年(七三五)中进士,他曾任新乡尉,因久未升迁,便辞官归隐于颖阳东川。和当时的诗人王维、高适、王昌龄、崔颢等均有唱和之作。擅长七言歌行和七律,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刻画人物形象,对于音乐声情的描绘,更具特色。  ⑵ 魏万,又名魏颢,是李颀晚辈的诗人。他不但与李颀情谊甚厚,与李白等诗人也有交往。李白诗集中,也有《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的长诗。李颀的这首诗,是为送魏万西赴长安而作。李颀晚年家居颍阳而常到洛阳,此诗可能就写于洛阳。离歌:向晚:   易蹉跎:? 2、仔细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两句诗。诗人是怎样融情于景,抒写途中的感受的?? 二、阅读诗歌《送》,两人讨论后小组讨论回答: 1、李颀《送魏万之京》以长于炼句而为后人所称道,请从叙事、写景、抒情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说说这首诗的炼句之妙。   和练秀才杨柳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诗中的折柳和春风各比喻什么?有何好处?诗中哪些地方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有何深意?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文档评论(0)

vc5gv1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