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85271.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85271

* * 1917年11月7日,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领导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发动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就是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 《布列斯特和约》 1918年3月3日,德国与苏俄签订,苏俄丧失了共约100万平方千米5600万人口的大片土地。列宁说它是一个“极端屈辱……不幸的和约,……我们交出了许多空间,但是赢得了使自己得以巩固的时间”。 “如果我们不在《布列斯特和约》上签字,几个星期后我们将在苏维埃的死刑判决书上签字。” 思考:列宁认为缔约的优劣是什么? 简单谈谈你对签定《布列斯特和约》的看法。 十月革命后,列宁与德国签订了条件苛刻的《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又面临着怎样的形势? 内忧: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叛乱 外患:协约国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内外勾结对苏维埃俄国发动疯狂进攻,到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失去了四分之三的领土,苏维埃政权危机重重。 在三年的国内战争期间,苏俄人民是怎样战胜国内外敌人的? 军事上:组建红军,抵抗敌人的进攻 经济上: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大中小工业一律收归国有;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2、评价:作用: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失误:在实行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遭到了 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 战争的破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的失误 苏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工人、农民不满 阶级敌人乘机叛乱 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 政治危机 新经济政策 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1、标志:1921年,俄共(布)“十大”召开,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解除工业国有化;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取消食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2、内容: 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921年 3、评价 积极作用:国民经济基本恢复,是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 过渡的正确道路。 消极作用: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因领导人认识不足而过早终止。 综合创新运用 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的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一错误主要违背了什么哲学原理?运用这一原理,正确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被新经济政策取代的必然性。 正确的依据在于判断政策是否 1.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2.是否有利于政权的巩固; 3.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4.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 1(2000.广东.32)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 )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C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D维护新生政权的 2(2003.上海.15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B A 3、(2002上海16)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4、( 2002上海23)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 A B *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