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讲 杜甫和《登高》 一、杜甫的生平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西南)人,生于巩县,是晋朝名将杜预之后,祖父杜审言,初唐著名诗人。 四个时期: 读书与壮游(35岁之前)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困居长安十载(35-44) 《兵车行》《丽人行》 陷贼与为官 三吏 三别 飘泊西南(49-5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 “穷年忧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 “济时肯杀身”是他的一贯精神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他的最高理想和主要手段 二、杜诗的人民性 1、对人民的深刻同情 2、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3、对统治阶级各种祸国殃民罪行的强烈憎恨 三、《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四、杜诗的艺术风格 1、沉郁顿挫是主要风格 《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登高》是大历二年(767年)重阳节杜甫在夔州登高时所作。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独的复杂心情。全诗写得慷慨激越,气势雄浑,动人心弦,极杜诗沉郁顿挫之风致。杨伦称赞这首诗为“杜甫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说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诗薮》)。 第一层:身在万里之外,不能不愁;第二层:时值秋天更让人感到悲凉;第三层:常年只身在外,自然心中有无限的惆怅;第四层:时值老年,叶落归根,更加思念故乡; 第五层:老年多病,多病时倍感亲人的重要;第六层:独自一个无朋无友,更加孤独。因此,这秋天的伤感,远离故土的思念,老年多病的孤寂,无朋无友的孤独感组合而成作者的无法排遣的痛苦。 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2、萧散自然,杜诗的另一面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花爱浅花? 《曲江二首》 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绝句漫兴九首》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