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复习测试题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复习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1. “嫦娥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其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土壤厚度、探明氦3储量。下列有关氦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
C.3He原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为2
D.3He的摩尔质量为3
2.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简称DSC)工作时类似叶绿素的染料吸收太阳光,产生电子,电子再被电极收集,然后通过外电路,回到反电极产生光电流。该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形式为( )
A.太阳能→化学能 B.太阳能→电能C.化学能→电能 D.电能→化学能
3.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乙醇燃烧 B.氧化钙溶于水
C.铝粉与氧化铁粉反应 D.碳酸钙受热分解
4.(2012年南京联考)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业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2H的摩尔质量为2
C.F的结构示意图
D.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Cl
5.将相同表面积的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甲中铜被氧化,乙中锌被氧化
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快
6.MgF2在灯光下能发出荧光,不溶于水和乙醇,可用于生产印刷纸币的光变色防伪油墨。下列有关MgF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含离子键
B.不含共价键
C.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D.属离子化合物
7.如图所示,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后插入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电流从锌片流向铜片
C.一段时间后,铜片质量减轻
D.锌片发生还原反应
8.在mA+nBpC的反应中m、n、p为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现测得C每分钟增加a mol·L-1,B每分钟减小1.5a mol·L-1,A每分钟减少0.5a mol·L-1,则m∶n∶p为( )
A.2∶3∶2 B.2∶2∶3 C.1∶3∶2 D.3∶1∶2
9.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
①酸性:HClO4HBrO4HIO4
②碱性:Ba(OH)2Mg(OH)2Be(OH)2
③氧化性:FSiO
④还原性:HClH2SSiH4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原创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
B.最外层电子数超过4个的原子均为非金属元素原子
C.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D.HCl气体溶于水发生电离:HClH++Cl-,说明HCl气体中含有离子键
11.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得在不同时间(t)内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实验条件,下列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
组别 对应曲线 c(HCl)/mol·L-1 反应温度/℃ 铁的状态 1 a 30 粉末状 2 b 30 粉末状 3 c 2.5 块状 4 d 2.5 30 块状
A.第4组实验的反应速率最慢
B.第1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大于2.5 mol·L-1
C.第2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等于2.5 mol·L-1
D.第3组实验的反应温度低于30 ℃
12.W、X、Y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周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2倍,W与Y可形成化合物W2Y。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Y的低价氧化物与Na2O2的漂白原理相同
B.Y的氢化物和W2Y所含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C.上述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X的离子半径最小
D.W2O2是碱性氧化物,且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为1∶1
13.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2C(g)
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s)-1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如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浓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铁丝反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练习(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好).doc
- 第一章概述测试及答案.doc
- 第一章海洋.doc
- 电场(电场线和等势面)习题含答案.doc
- 第四章表格处理软件excel2000习题.doc
- 第五章第1讲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doc
- 电工题库(有答案).docx
- 电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doc
- 店经理提升培训之激励(考试题).docx
- 电子专业电子技能教案.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