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四 资本主义本质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双重作用
中国现代化的空间 中国和平崛起的困境:资本扩张与集聚的逻辑 寻求积极的战略互动:利用资本消灭资本 遵循世界历史发展的规律:适应世界政治特征的演变(世界的整体性——国际关系的复杂化——国际关系的非零和特性)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建立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 资本主义的萌芽(小商品经济的分化与商人和高利贷者的转化) ——资本的原始积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制度性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利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利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与资产阶级革命 “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一旦成为前提——确切地说,只有当第一个生产过程再生产出资本和新生产出剩余资本Ⅰ而结束时,货币才转化为资本;但是,只有当剩余资本Ⅰ生产出剩余资本Ⅱ,也就是说,只有当正在转化为资本的货币的那些处于现实资本的运动之外的前提已经消失,因而资本本身根据自己的内在本质,事实上创造出它在生产中当作出发点的那些条件本身时,剩余资本Ⅰ才设定为即实现为剩余资本——,那么,这样一个条件,即资本家要成为资本,就必须通过他本人的劳动或通过其他方式(只要不是通过已经存在的过去的雇佣劳动)创造出来的价值投入流通这样一个条件,就属于资本的洪水期前的条件,属于资本的历史前提,这些前提作为这样的历史前提已经成为过去,因而属于资本的形成史,但决不属于资本的现代史,也就是说,不属于受资本统治的生产方式的实际体系。”(《马恩全集》第30卷,第451页,1995年。) 如果说货币生成资本的前提表现为资本产生的一定的外在的前提,那么,一旦资本成为资本,它就会创造它自己的前提,即不通过交换而通过它本身的生产过程来占有创造新价值的现实条件。(第452页) 这些前提,最初表现为资本生成的条件,因而还不能从资本作为资本的活动中产生;现在,它们是资本自身实现的结果,是由资本造成的现实的结果,它们不是资本产生的条件,而是资本存在的结果。资本为了生成,不再从前提出发,它本身就是前提,它从它自身出发,自己创造出保存和增殖自己的前提。(第452页) 4.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探寻 民族国家的形成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探索 资本主义思想前提的酝酿 ——主体性的觉醒 ——理性主义运动 ——自由、民主、平等、人权观念的产生 二、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新变化 (一)资本主经济制度的本质 1.商品生产与市场经济 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实际上,在资本的生产过程中,……劳动是一个总体,是各种劳动的结合体,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彼此毫不相干,所以,总劳动作为总体不是单个工人的事情,而且,即使说它是不同工人的共同的事情,也只是从这样的意义上来说的:工人是被结合在一起的,而不是他们彼此互相结合。这种劳动就其结合体来说,服务于他人的意志和他人的智力,并受这种意志和智力的支配——它的精神的统一处于自身之外;同样,这种劳动就其物质的统一来说,则从属于机器的,固定资本的物的统一。这种固定资本像一个有灵性的怪物把科学思想客体化了,它实际上是实行联合者,它决不是作为工具同单个工人发生关系,相反,工人却有作为灵性的单个点,作为活的孤立的附属品附属于它。”(第463-464页) 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者是自由人——劳动者缺乏是实现自己劳动力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它能够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货币所购买的劳动力所带来的增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这种分离一旦成为前提,生产过程就只能新生产,再生产这种分离,而且在更大的规模上再生产这种分离。” )(第454页) (注意:在这种分离的基础上,以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前提的生产,不断扩大这种分工并由此造成更加复杂的社会实践结构,对人们认识这个社会本身来说制造了更多的迷雾。 “构成资本,从而构成雇佣劳动的,不单纯是对象化劳动同活劳动——这两种劳动从这一角度来看是两种不同的规定,即两种不同形式的使用价值,一种劳动是客观形式上的规定,另一种劳动是主观性是上的规定——之间的交换,而是作为价值,作为自身保持的价值的对象化劳动同作为这种对象化劳动的使用价值(不是提供某种特定的享用或消费的使用价值,而是用来创造价值的使用价值)的活劳动之间的交换。”(第462页) 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所有制与所有权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