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说_1~1
一食或尽粟一石( )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 ( ) 才美不外见(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其真无马邪( ) 翻译: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饲养它。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翻译: 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鞭策它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却不能充分施展出它的才能,听它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课文首先为我们摆明了什么观点?突出强调了什么问题? 摆明的观点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突出强调了伯乐能识马,如果没有伯乐的慧眼,千里马就会被埋没,即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 6、请在第一段中当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 时会有怎样的遭遇? 文段一告诉我们,当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时它的遭遇只能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7、请从第三段中找出千里马被摧残、被埋没体现在哪三个方面?文段中哪句话能揭示全文的主旨? 千里马被摧残、被埋没体现在三个方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文段中能揭示全文的主旨:“其真不知马也”。 8、本文表面虽是在谈马,其实是在谈人才,那麽文中以“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哪几类人? “伯乐” ——善于识别人才,知人善用的有识之人; “千里马”——有才华、有才能的人; “食马者”——愚妄浅薄不能识别人才,甚至于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统治者。 9、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 首先提出全文论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对论点作概括论述,第二段进一步从反面展开论述,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第三段对“食马者”进行辛辣的嘲讽,结尾再次强调造成不合理现象的原因,是“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主旨,并与开头的论点照应。 10、选出对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 A.不以千里称也 称: 扬名,著称。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 通“饲”,喂。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等同,相等。 D.策之不以其道 策: 马鞭子。 11、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 ) A.“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寓指能发现和赏识人才的人。 B. 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其真不知马也”。 C. 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D.作者认为世界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 12、文中“呜呼”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你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蕴含着作者①怀才不遇的愤懑;②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痛恨。 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谈谈看法。 主观条件:把握机遇,自强不息; 客观条件:适合成长的环境,识才爱才 用才的伯乐。 13、下列句中加点的“食”字与“食之不能尽其材”中“食”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一食或尽粟一石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食不饱,力不足 D.一箪食,一豆羹 14、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以 策之不以其道 属予作文以记之 (2)之 虽有千里之能 渔人甚异之A.两个“以”相同,两个“之”相同。 B.两个“以”不同,两个“之”不同。C.两个“以”相同,两个“之”不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之”相同。 15、文言文阅读重在积累。请依据下面卡片中的提示,将“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填写完整。 主题: 全文流露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并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 中考题荟萃 一、阅读甲乙两文答题 【甲】 《马说》 【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①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执业兽医机构聘用证明或服务协议.docx VIP
- 高中语文革命题材课文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生态生命安全森林草原火灾的危害教案.pdf VIP
- 2025年淮安市专业技术人员公需试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docx VIP
- 《文献检索与毕业论文写作》课件第三章 常用英文数据库的使用 .pptx VIP
- 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民族精神+纪念抗战胜利主题班会.pptx VIP
- 2025版煤矿安全规程学习培训课件.pptx
- 22J403-1楼梯栏杆栏板.pptx VIP
- 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2024新版2025秋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