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开拓词境的尝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第二节 开拓词境的尝试 范仲淹,字希文,其先邠人,后徙吴县。生于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九八九年)八月。真宗大中祥符间进士(1015)。曾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实行“庆历新政”。有《范文正公集》。范仲淹是著名政治家和武将,写作是余事,词作仅存五首,代表作是《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一、范仲淹词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写边塞风光和边防将士的爱国与思乡的复杂情绪。 采用情景分写而又交融的常见模式 范词独辟蹊径写边塞风光和边防将士的生活情感,为词开辟了崭新的审美境界,也开启了宋词贴近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创作方向;风格苍凉悲壮,为苏辛的豪放类词作了先导。 王词脱离了柔情软调,抒发自我性情怀抱。 由表现个体人生的感受开始转向对历史和现实社会的反思,使词具有了一定的历史感和现实感。 词的表现功能由应歌娱人转向言志自娱。 二、王安石的词 作品:《桂枝香·金陵怀古》 三、张先的词 字子野,湖州人。是个老寿词人,早年写小令,与欧晏齐名,晚年多写慢词,与柳永齐名,他还把都市生活引进词里,所以在词史有一定地位。其《安陆词》存词180多首,代表作是[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载,有人称张先为张三中,“公曰:何不目之为‘张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风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余平生所得意也。” 张先词对词境的开拓: 张先的词贴近日常生活,主要写“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他的词从两个方面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 一是大量用词来赠别酬唱,扩大了词的实用功能; 二是率先用题序,将日常生活引入词中,此后苏轼等人的词大量用题序表明创作的缘起、背景,即是直接受张先的启发。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张子野词,古今一大转移也。” 吴梅《词学通论》:“子野上结晏欧之局,下开苏秦之先,在北宋诸家中适得其平。” 张先词的影响 天仙子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1、简析二晏词的异同。 2、罗大经《鹤林玉露》载:“杨东山尝谓余 曰:文章各有体。欧阳公所以为一代文章冠冕者, 固以其温纯雅正,蔼然为仁人之言,粹然为治世之 音;然亦以其事事合体故也。如作诗,便几及李、 杜;作碑铭记序,便不减韩退之;作《五代史记》, 便与司马子长并驾;作四六,便一洗昆体,圆活有 理致;作《诗本义》,便能发明毛、郑之所未到; 作奏议,便庶几陆宣公;虽游戏作小词,亦无愧唐 人《花间集》。盖得文章之全者也。欧公文,非特 事事合体,且是和平深厚,得文章正气。”试就欧 阳修的有关文学成就,结合其生平与人格,谈谈你 对这一段评论的认识。   3、杨海明在《唐宋词史》中说:“小晏词的 令人‘伤心’,主要是通过抒情上的两个特点来达到 的。这是:一,它多从‘追忆’的手法入手,来向读 者敞开其内心的创伤;二,它又多以感情‘外射’于 物的手法,来反照其内心的悲感。”你以为如何, 试举例分析。 * * * *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