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新实践答辩
不同方法合成MTX/LDHs纳米复合物 实验条件: 原料摩尔比R=2:1:0.4 反应pH=8.5 反应温度40℃ 水热温度为80℃ 水热时间为24h Company Logo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关于合成抗癌药物/LDHs纳米复合物的研究 指导老师: 李淑萍 学生:姜涛 刘震雷 研究背景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难治疾病之一,目前化学药物仍然是治疗癌症必不可少的方法,临床上应用的抗癌药物多为小分子药物,其特点是在抑制生长和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对机体内正常细胞同样也有毒害作用,此外小分子药物还有代谢快、半衰期短等缺点。抗癌小分子药物的这些缺点大大限制了其在临床医学的应用。 抗癌药物+合适的纳米药物载体=新型药物 LDHs层间阴离子具有可交换性,因此可将各种无机、有机阴离子以及生物分子等插层组装到LDHs 层间,从而获得具有不同功能的各种新材料。 研究背景 LDHs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简称LDHs) [M2+1-xM3+x(OH)2][An-]x/n·mH2O 2013-12-7 LDH作为药物载体 优点 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 ① 独特的保护作用降低毒副作用 ② 可实现药物控制释放 ③ LDH带正电荷 ④ LDH种类繁多 ⑤ 研究背景 甲氨喋呤(Methotrexatum, 简称MTX) 属抗叶酸代谢药物,主要通过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的 抑制而达到阻碍肿瘤细胞的合成,从而抑制癌细胞的产生和生长,对许多恶性肿瘤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MTX的毒副作用较大,器官靶向性差 。 如何充分发挥MTX的抗癌作用并减轻其毒副作用一直是化学工作者关心的问题,其中合成MTX/LDHs 纳米复合物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即MTX插层到LDH层中。 研究内容与实验结论 离子交换法合成MTX/LDHs纳米复合物 --L9(34)4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探讨得 到最佳的离子交换条件 不同方法合成MTX/LDHs纳米复合物 --共沉淀法 --离子交换法 --反相微乳液法 --机械化学法 1、Zn-Al/LDHs母体选择 将得到的产物在80℃下分别胶溶6 h、12 h、36 h和48 h,从而制备出前驱体Zn-Al/LDHs。 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胶溶时间得到的粒子大小有明显的区别,粒子尺寸随着后处理时间增大而逐渐增大,且团聚现象也越为明显,为控制离子交换法得到的粒子粒径尽可能的小以满足后续实验要求,我们选择胶溶6 h得到的LDHs为实验的前驱体。 离子交换法合成MTX/LDHs实验 离子交换法合成MTX/LDHs 实验 水平 因素 N pH Temperature(oC) Time(day) A 2:1 7.5 40 1 B 3:1 8 60 2 C 4:1 8.5 80 3 影响因素:主客体mLDHs与mMTX的质量比(N)、反应体系的pH值、离子交换的温度(Temperature)与时间(Time) 下表为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 2、正交实验 因素 N pH Temperature(oC) Time(day) 实验1 2:1 7.5 40 24 实验2 2:1 8 60 48 实验3 2:1 8.5 80 72 实验4 3:1 7.5 60 72 实验5 3:1 8 80 24 实验6 3:1 8.5 40 48 实验7 4:1 7.5 80 48 实验8 4:1 8 40 72 实验9 4:1 8.5 60 24 离子交换法合成MTX/LDHs正交实验 正交实验表 X射线衍射(XRD)图 晶体结构参数和载药量 样品 层间通道(nm) 倾斜角(o) 载药量(%) Zeta电位 (mV) 1 1.64 50.7 39.9 +14.5 2 2.09 80.3 40.7 +12.4 3 1.68 52.4 45.5 +18.8 4 1.66 51.5 35.4 +17.3 5 1.58 48.2 32.6 +16.1 6 1.64 50.7 34.9 +15.6 7 1.56 47.4 26.3 +15.2 8 1.72 54.2 24.0 +13.5 9 1.63 50.3 30.0 +11.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 正交实验载药量结果分析 因素 N pH Temperature(oC) Time(day) 载药量(%)评价 实验1 2:1 7.5 40 24 39.9 实验2 2:1 8 60 48 40.7 实验3 2:1 8.5 80 72 45.5 实验4 3:1 7.5 60 72 35.4 实验5 3:1 8 80 24 32.6 实验6 3:1 8.5 40 4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