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发展历程及TADF的发展进展程序.docx

有机电致发光发展历程及TADF的发展进展程序.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机电致发光发展历程及TADF材料的发展进展1.1引言有机光电材料(Organic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是具有光子和电子的产生、转换和传输等特性的有机材料。目前,有机光电材料可控的光电性能已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有机太阳能电池(Organic Photovoltage,OPV)[,,],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rganic Field Effect Transistor,OFET)[,,],生物/化学/光传感器[,,],储存器[,,],甚至是有机激光器[,]。和传统的无机导体和半导体不同,有机小分子和聚合物可以由不同的有机和高分子化学方法合成,从而可制备出大量多样的有机半导体材料,这对于提高有机电子器件的性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有机电致发光近十几年来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有机电致发光主要有两个应用:一是信息显示,二是固体照明。在信息显示方面,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显示产品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它基本在这个世纪初取代了阴极射线管显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信息显示,如电脑屏幕,电视,手机,以及数码照相机等。但是,液晶显示器也有其特有的缺点,比如响应速度慢,需要背光源,能耗高,视角小,工作温度范围窄等。所以人们也迫切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显示技术来改变这种局面。有机发光二级管显示器(OLED)被认为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代显示器。因为其是主动发光,相对于液晶显示器有着能耗低,响应速度快,可视角广,器件结构可以做的更薄,低温特性出众,甚至可以做成柔性显示屏等优势。但是,有机发光显示技术目前还有许多瓶颈需要解决,尤其是在蓝光显示上,还需要面对蓝光显示的色度不纯,效率不高,材料寿命短的挑战。目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的发展显示出研究,开发和产业化起头并进的局面。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合成新型有机发光材料并研究其光电性能,本章将介绍有机电致发光的发展历程,以及有机材料的发光机制,最后提出本论文的设计思路。1.2 有机电致发光发展历程Destriau于1936年首次观察到了电致发光现象[],而有机电致发光现象要追溯到1963年,Pope课题组和Visco课题组发现在微米厚度的蒽单晶施加不小于400V的直流电压可以观察到蓝光发射[,]。直到1987年,美国柯达公司的邓青云博士等人发明了三明治型有机双层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利用8-羟基喹啉铝作为发光层材料,在电压小于10V下器件发光亮度达到1000cd/m2,外量子效率提高超过1%,发光效率为1.51 m/W[,],这掀起了国际上研究学者对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器件的研究热潮。Burroughes等于1990年在Nature刊物上发表了关于高分子材料聚对苯撑乙烯(PPV)利用溶液加工的方法制成薄膜,在低电压下发现电致发光现象,制成了PLEDs,推动了高分子平板显示研发[]。而基于三明治器件结构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前景被一致看好,其可用于移动电话,平板显示,光子发射器件等。众所周知,在电击发下,激子一般由25%单线态激子和75%三线态激子的构成。然而,75%的三线态激子在荧光材料中是通过热能散发掉,再考虑到在器件上20%出光率,从而导致了理论上最高的外量子效率(EQE)只有5%。为了提高OLED器件效率,全世界的科学家努力研究,通过有效利用无法发光的三线态激子致力于打破OLED器件效率5%的瓶颈。其中最成功之一是通过重金属和有机芳环的结合提高自旋轨道之间的相互运动,这促使激子从最低三线态(T1)向基态(S0)转移发出磷光[,]。这种方法同时捕获了三线态和单线态激子,可以使器件的内量子效率接近100%。通过分散主体材料,磷光金属复合物呈现了非常高的外量子效率(EQE),在最近报道的掺杂的磷光OLEDs(PhOLEDs)其外量子效率超过30%[,]。但是,磷光器件普遍使用的铱(Ir),钯(Pd)等重金属,而这些贵金属是全球稀缺的资源且十分昂贵。为了避免在实际生产中使用这些昂贵的重金属,科学家们通过其他的方法来捕获75%三线态激子用来发光,目前这些方法包括:三线态-三线态淬灭(TTA)[],局域电荷转移杂化态(HLCT)[]和热活性延迟荧光(TADF)机制[,]等。近几年,随着三星OLED手机批量生产以来,OLED显示器商品化越来越迅猛,并且朝着大尺寸显示发展。2013年,LG电子推出了全球首台曲面OLED电视。2014年,创维集团也推出了首台中国品牌的OLED电视,这些突破性的进展也极大激发了科研工作者的热情。1.3 有机电致发光的机理及器件结构1.3.1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发光机理发光是很普遍的自然现象,但要了解物质为什么能发光,还需要从物质内部电子的状态来解释。而有机材料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