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毒素Food-borneMycotoxins—培训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防止措施 基本原则:预防污染 方法: 1、收割前后控制真菌对粮食作物的污染(病害控制、适时收割、合理贮藏) 2、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加强食品卫生监测,严格限制各种真菌毒素在食品中的含量。 * * 2、已污染粮食去毒方法 A 物理方法:剔除(剔除外表有损害部分)、水洗、脱壳、热处理、碾磨、辐照、吸附剂吸附和压煮等 B 生物技术:通过筛选微生物,在温和条件下降解真菌毒素,比如细菌脱毒技术,发酵脱毒技术 C 化学方法 加二硫化物法:降解AFB1,已用于湿法碾谷、造酒、果汁等解毒过程 加盐法:用二烷烯醇磷酸盐混合物来抑制真菌产生毒素(美国专利);用醋酸钠处理潮湿谷物(德国专利),尤其是玉米,以防止霉菌生长 。我国福建省粮科所等在实践中发现食盐具有降解花生油中AFB1的能力 加碱法:有机碱和无机碱可经济而有效地大量降解被AFB1污染的农产品 * * Thank you! * * Food-borne Mycotoxins REN Bin College of Innovative Experiment * * 麦角中毒是国外最早记载的霉菌毒素中毒,在中世纪的欧洲,几千人死于本病的流行。 1913年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食物中毒造成的白细胞缺乏病。 我国50年代发生的马和牛的霉玉米中毒和甘薯黑斑病中毒、长江流域的赤霉病中毒、华南的霉甘蔗中毒等。 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真菌毒素 中毒事件 * * 1960年英国一家农场的10万只火鸡因食用霉变的谷物,相继在几个月内死亡,这一事件引起了人们对食用霉变粮食问题的重视。当时并没找到致病元凶,只得取名为X病,一度给人们带来极度恐慌。不久匈牙利也发生了类似的死亡事故。 1974年,印度西部曾暴发一次流行肝炎,感染人数397人,死亡人数106人。调查发现,当地居民因吃了下雨后霉变的玉米而中毒 2005年5月美国肯尼亚发生玉米被黄曲霉素污染事件7人死亡 * * 真菌毒素是由真菌产生的具有毒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广泛污染农作物、食品及饲料等植物性产品。 迄今发现已有300 种真菌毒素,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真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AFT)、赭曲霉毒素A(OTA)、麦角生物碱、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如DON)、玉米赤霉烯酮(ZEN)、伏马毒素(FB)、展青霉素(PAT)、烟曲霉震颤素(FT)、杂色曲霉菌素(ST)等。 Aspergillus Claviceps Penicillium Fusarium * * 黄曲霉素(Aflatoxin,AF) 黄曲霉素主要是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的代谢产物,具有极强的致癌性和毒性。 该毒素有17种衍生物,均有二呋喃环和氧杂萘邻酮(香豆素),主要有AFB1、AFB2、AFG1、AFG2。 黄曲霉毒素1993 年被世界卫生组织 (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一 类致癌物。其中AFB1被公认为是目 前致癌力最强的天然物质。 * * 黄曲霉毒素化学性质稳定,但在碱性及加热条件下不稳定。黄曲霉素微溶于水,易溶于油脂和某些有机溶剂;对温度的敏感性差,280℃高温下才裂解,故在通常的烹调条件下不易被破坏。 它常常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中,特别是花生和玉米中,在大豆、核桃、奶制品、食用油等制品中也经常发现黄曲霉毒素。 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谷物供应的25%受霉菌毒素污染,其中每年至少有2%的农产品因黄曲霉素污染而报废。 * *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能使人体或动物的免疫功能丧失,诱导畸形、癌症的发生。 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呕吐、厌食、发热、黄疸和腹水等肝炎症状。 黄曲霉毒素的“三致”(致突变、致癌、致畸性)危害性,更引起人们的关注。 大量资料证实,黄曲霉毒素对人及动物的肝脏组织有很强的毒害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黄曲霉素的危害 * * 食品中黄曲霉素的限量标准和法规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品、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最高允许量标准为15ng/kg。30~50μg/kg为低毒,50~100μg/kg为中毒,100~1000μg/kg为高毒,l000~μg/kg以上为极毒。 目前,有60多个国家制订了食品和饲料中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和法规。我国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 的最高允许量有严格规定。 * * 赭曲霉素(Ochratoxin) 赭曲霉毒素是曲霉属(Aspergillus)和几种青霉属(Penicillium)真菌产生的一种毒素,包括OTA、OTB、OTC等7 种结构类似的化合物。 食物中常见的有赭曲霉毒素A(OTA)、OT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