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 睑 病幻灯片.pptVIP

  1.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眼 睑 疾 病 第一临床医学院眼科 詹宇坚 教学要求 了解眼睑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多与脾胃有关。 掌握眼睑疾病主要病因病机和治疗原则。 掌握麦粒肿、霰粒肿、睑缘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 掌握带状疱疹、睑皮肤炎的病因病理和治疗。 熟悉上睑下垂的诊治原则。 眼睑 睑皮肤 皮下组织 肌肉层 提上睑肌 眼轮匝肌 睑板 睑板腺 睑结膜 眼睑疾病 名称:眼睑——胞睑、眼胞、睥  胞睑边缘——睑弦(睫毛) 功能:保护眼球。 眼睑:反射性闭目,避免强光刺激和异物侵害 瞬目运动,清除眼表面灰尘或微生物 将泪液均匀散布于角膜表面 睫毛:遮挡灰尘,减弱强光对眼睛的刺激 五轮归属:肉轮(脾胃) 眼睑疾病 病因病机:外感六淫,脾胃功能失调,外伤 发病特点:(外障眼病) 发病较急,证候易见,预后较好 治疗原则:风热外袭——祛风清热;       脾胃热毒上攻——泻火解毒;       脾胃湿热上犯——清热利湿;       风湿热合邪上攻——疏风清热除湿;       脾胃虚弱——补中益气;       必要时:手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其他:部分眼病有传染性(椒疮),应注意预防。 麦粒肿(睑腺炎) 定义 外麦粒肿与内麦粒肿 外麦粒肿:睫毛毛囊周围的皮脂腺 化脓性炎症   内麦粒肿:睑板腺急性化脓性炎症 病因病理 西医病因病理 病因病理 中医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 症状 临床表现 体征 临床表现 体征 诊断要点 西医诊断: 诊断要点 中医辨病要点: 鉴别诊断 眼睑蜂窝织炎 眼睑丹毒 临床思路 原则: 未成脓者,内外兼治,促其消散; 已成脓者,切开排脓。 反复发作者,重视内因。 屈光不正或糖尿病者,对症治疗 辨证论治 1.风热上犯 主证:初起、症轻,痒涩。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银翘散加减 辨证论治 3.脾胃虚弱 主证:反复发作 + 脾虚 治法:健脾益气,消滞散结 方药:四君子汤加减 其他治疗 1.湿热敷:初起时适用。 2.滴眼药水:广谱抗生素眼药水。 3.涂眼药膏:紫金锭、广谱抗生素眼药膏。 4.口服清热解毒中成药 5.超短波治疗 6.针刺法 7.针挑法 8.耳尖放血法 西医治疗 1.口服抗生素。 2.手术:成脓者,切开排脓 注意: 外麦粒肿——在睑皮肤面切口与睑缘平行 内麦粒肿——在睑结膜面切口与睑缘垂直 预后与转归 一般预后良好 排脓后, 肿消而愈。 重者, 形成睑脓肿、眶蜂窝组织炎。 久不溃破, 形成肉芽肿。 预防与调护 注意眼睑局部卫生,不用脏手或不洁手帕揉眼。 不要偏嗜辛辣、焦燥、肥甘之品,注意调节饮食。 切忌挤压排脓,否则可造成脓毒扩散,出现危重症 霰粒肿 定义 又称睑板腺囊肿 睑皮肤下长核状硬结,触之坚硬, 不红不痛,表面皮肤色正常的眼病。 属中医“胞生痰核”范畴。 《医宗金鉴》最先记载。 又名疣病、脾生痰核 病因病理 西医病因病理 睑板腺管闭塞,腺内潴留的分泌物,特别是其中的脂肪成分,刺激睑板腺及周围组织而引起的睑板腺慢性炎症肉芽肿。 病因病理 中医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 症状 临床表现 诊断要点 西医诊断: 诊断要点 中医辨病要点: 局部隆起,触及核状硬结、按之不痛,胞睑内面呈紫红色、紫蓝色或灰色。 自行溃脓后可于睑板内面见肉芽组织增生。 中医辨证要点: 鉴别诊断 临床思路 较小者可保守治疗,较大者可考虑手术; 中医治疗以健脾化痰散结为主。 反复发作者,小儿应调理脾胃、饮食; 老人应排除恶性肿瘤。 辨证论治 1.痰湿阻结 主证:同临床表现,苔薄白,脉缓 治法:化痰散结 方药:化坚二陈汤(《医宗金鉴》) 陈皮、法夏、茯苓、甘草 僵蚕、黄连 加 白术、山楂、鸡内金 —健脾消食、化痰散结 辨证论治 2.痰热阻结 主证:皮色微红,睑结膜面局部呈紫红 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散结 方药:清胃汤(《审视瑶函》) 栀子、黄芩、黄连、石膏、连翘、 苏子、荆芥穗、防风、 陈皮、枳壳、当归尾、甘草 加 玄参、半夏、浙贝、夏枯草—清热化痰散结 其他治疗 1. 紫金锭 2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