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家养淡水鱼暴发传染病的细菌分离鉴定与防治.pdfVIP

福建家养淡水鱼暴发传染病的细菌分离鉴定与防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家养淡水鱼暴发传染病的细菌分离鉴定与防治

2004学术年会 总符合率为90.0%((56+34)/100)(见表1)。 表1 ELISA方法与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对比试验结果 参考文献(略) 福建家养淡水鱼暴发传染病的细菌分离鉴定与防治 孔繁德1,陈琼2王生育3,黄印尧1,陈信忠1,龚艳清1 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厦门361012;2厦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中心,厦门361009 3厦fq格灵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2003年下半年福建省龙海市许多养鱼场发生一起以出血为主的家养鱼的暴发性传染病, 对其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通过常规细菌学鉴定和应用ATB全自动鉴定系统,从濒死的鲢鱼和罗非 的毒力,对鱼表现出与自然发病鱼类似的病症,并回收到与接种茵一致的细菌。选择敏感-}生高的环 丙沙星、氟哌酸、菌必治交叉使用,同时搞好周围环境卫生,有效地控制了病情。 关键词:鱼;迟缓爱德华氏菌;弗氏枸掾酸杆菌;分离鉴定;防治 迟缓爱德华氏菌是肠杆菌科爱德华氏菌属中唯一感染人致泻和其它疾病的细菌,也能引起贝类、 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动物等多种动物的感染,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随着我国水产 养殖业的日益发达,该病的危害也日显突出,近几年相继报道发病的有鳗鲡、牛蛙、中华鳖、牙鲆 等。2003年下半年以来,由于持续高温少雨,福建省闽南一带养殖场出现一种以出血为主的家养淡 水鱼鱼病,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是一种急性暴发性传染病。9月中旬,福建省龙海市许多淡水 养鱼场同时暴发此病,以鳃盖骨附近、腹壁、鳍和肛门口出血最为严重,死亡率很高,其中一家养 殖近lo万公斤的养鱼场,每天死亡的鱼达500公斤,到送样化验时已经死亡1万多公斤,并有加速 死亡的迹象,损失惨重。经实验室化验,从濒死的鲢鱼和罗非鱼的实质性脏器中各分离出一株迟缓 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freundii,Cf)。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鉴定仪器和实验材料 776囝2004学术年会 革兰氏阴性菌种鉴定卡(GNI);培养基、微量生化管和新药敏试纸为浙江省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 限公司的产品;实验鱼,采自厦门市集美区某健康养鱼场,罗非鱼、鲢鱼各40尾,每尾体重约40.709。 试验前饲养观察2天,证实健康无异常后用于感染试验;实验小鼠,来自本局实验动物饲养室,20 只,NH纯系,20—229,饲喂7天无异常后进行动物毒力试验。 1.2患病鱼(包括罗非鱼、鲢鱼、彩虹鲷)发病情况 2003年9月上旬,福建省龙海市许多养鱼场饲养的罗非鱼、鲢鱼、彩虹鲷等相继发病,发病期 间用土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但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此次饲养鱼发病急、死亡率高,某一发病严重 的饲养场一天死亡鱼高达500多公斤,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发病鱼主要临床症状和剖检 病理变化为鲢鱼头部、眼球周围、鳃盖骨、前腹鳍、腹部、肛门等处严重出血,肝脏肿大、坏死、 质地变脆、腐烂,腹腔腹壁与内脏器官粘连;黑罗非鱼眼球突出,肛门肿大,胆肿大,肝变性坏死, 脾肿大充血,有些还有纤维素性炎症,致使腹壁与内脏粘连;彩虹鲷头部、鳃盖骨、尾部、各鳍条 严重出血,肛门突出,肝脾肿大出血,肝变性坏死、呈大理石花纹状,肠道出血,有些眼球突出、 浑浊;彩虹鲷(红罗非鱼)体表严重出血,鱼鳞脱落,尾部至尾鳍严重出血,肝肿大、质地变脆。 大部分发病鱼临死前有转圈的神经症状。 1.3养殖鱼病原分离和组织研磨液的提取 取3个临近发病养鱼场的濒死罗非鱼、鲢鱼和彩虹鲷,用酒精消毒体表后无菌操作取病鱼的肝 HL 组织,接种于普通营养肉汤,37。C培养24h,肉汤呈均匀浑浊,然后将此含菌肉汤分别接种D 琼脂平板和普通营养琼脂平板,37 9C培养24h后,可见彩虹鲷和罗非鱼在DHL琼脂平板长出梭形的 浅棕色菌落和不产H2s圆形的灰白色菌落,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产乳白色的两株大小菌落,较大菌落 产H2S的灰白色菌落,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产乳白色一大一小两种菌落,较大菌落定为FJ039123,较 过滤除菌,用于病毒感染试验和电镜观察是否存在病毒颗粒。 1.4分离菌常规鉴定 挑取上述分离的4株细菌,进行染色镜检,同时接种普通营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