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手机摄影课堂第4讲《对比和色彩及多点构图》.docx

手机摄影课堂第4讲《对比和色彩及多点构图》.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手机摄影课堂第4讲《对比和色彩及多点构图》

第四讲 对比和色彩及多点构图手机摄影网?手机摄影课堂讲师:狼校长?讲课时间:2014-07-28讲课地点:手机摄影网总群191206030上周我们大致说了一下色彩的对比,提到了同一个颜色也像黑白灰那样有着由浅到深的过度,同一个颜色中加入白色即变浅,加入黑色即变深。同一个颜色深色庄重,浅色活泼。打个比方,树叶子,老的是深绿色,新的是嫩绿色。也就是说,画面当中的颜色浅色为主时,画面偏向清新活泼,深色为主的时候,画面偏向严肃稳重。今天说说照片中的色调分布。举两个红绿色搭配的例子:这张偏向深色这张偏向浅色由此可以看出来,深色的更为华丽,浅色的更为清新,那么不同颜色在搭配的时候,考虑上深浅,能让照片的层次感更加丰富。这样一张斜线条构图,有张力的作品,色彩上中间偏浅,让画面的动感更加强烈。画面中首先吸引观众注意的是和它周边环境对比强烈的的小块区域,这种对比可以是明暗的对比,也可以是色彩的对比,也可以是上面两种综合的对比。人眼很容易被高对比的物体所吸引。这个例子,你一般会在看完亮的地方,才会注意到暗部也存在线条和纹理。有经验的摄影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在暗部暗藏惊喜。那么到此,我们基本上明白了,照片的对比首先是黑白灰的(亮度上的),在黑白片中,识别物体就依靠黑白灰。而在彩色照片中,识别物体靠色彩就行,但是光靠色彩表现的效果,远不如色彩+亮度,这也就是光线的重要性,一个红色的球,在人眼中,并不是只有红色,而是根据亮度从最高光的接近白色到阴影的接近黑色的一个红色的渐变色,而摄影正是把这种色彩在光线中产生的渐变纪录下来,并通过跟其他色彩,光线,物体的对比,形成一张照片。光是这朵黄色的花,就由无数不同的黄色来构成的,有了饱和度明暗度的变化,照片才更加吸引人。也就是说照片中要有色调的分布,正如照片中要有影调的分布一样,这二者结合,形成了一张照片的基石。本周关于对比和色彩的内容就到此。下周的内容是空间感和焦距效果,但是手机上焦距效果并不明显,所以这个章节内容不会太多,还是强调空间感。接下来是接上周复习的构图元素之点——多点构图。上周提到了几个点,中心点,黄金分割点,三分点等,这都是当拍摄主体可以看作是一个点的时候的基本摆放规则,这次提一下多个点的情况。画面中只有一个点(主体)的时候,这个主体是占主导地位的。当画面中出现多个物体的时候,主体的绝对主导地位就被打破了,在画面格局上就出现了多个点的抗衡和互动,画面会更加生动。这个图例,在明暗和数量上形成对比,让画面失衡,1:3。画面在比重上失衡的,左上的一点 是没有右下的三个点重的,故意营造出这样的不平衡感。大家注意,1头牛的位置,和3头牛的位置,都是接近三分点的,也就是说,通常说的三分法,是使用十分广泛的一个法则,在没有特殊理由的情况,或者作为新手,尽量优先遵从这个法则。相对平衡的用法也有例子:两个物体形成一条直线,会让视线在这条直线上运动。三个物体也能形成一条直线,也能形成一个三角,三角是最为稳固的形状。这个基本上就是多个点的情况,当点的数量更多的时候,下次会提到。在结束之前,再用两个图给大家复习下三分法:最后两个图例,大家体会点的摆放规则就好。今天的课就到此为止,我们下周日再见!【互动环节】1、作者:北京-生生不息校长点评:云很漂亮,美中不足就是色彩过于沉闷。2、作者:微山-大壮校长点评:大壮这张妙,两个红色的点遥相呼应。本版内容为手机摄影网独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手机摄影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手机摄影网?手机摄影课堂 ? 每周日晚八点半与您准时相约,不见不散哦!? ? ??同时也欢迎大家参与互动,将你想了解、想学习的通过手机摄影网官方网站/和手机摄影网认证空间、以及微博【手机摄影周刊】和【手机摄影网】、微信?公众号【手机摄影周刊】等途径告知我们,以便后期课程的合理安排与调整,更好地服务于您的学习和提高!? 手机摄影网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你的成长进步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