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打好基础再谈其他的
作者简介 李华刚,男,山东省寿光市田柳镇王高六村人。1968年10月生,大学文化。 现任中共寿光市委常委、山东省驻北川工作联络处主任。 《打好基础再谈其他的》 这本书最切重中国企业的核心要害,对中国企业克服自身核心弊端的指导作用最强。 本书认真剖析了国人现阶段普遍浮躁的性格特征及深层次原因,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中国企业“大败局”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企业家们过多的关注“大手笔”策划,而漠视内部的基础管理。 通过大量案例和哲学分析提出这样一个理论——对于一个企业发展而言,基础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夯实基础是一个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步骤,“基础决定胜负”。 作者通过本人在中国本土企业十年的工作经历、通过对本土企业的深入理论研究得出一个结论:当今中国企业最缺乏的不是战略规划、市场营销和各种“大手笔”策划,而是企业内部的“基础管理”。 欧美企业的强势发展是建立在工业革命之后200年基础管理的功底上,具有难以超越的先天优势。中国企业与欧美国家企业相距整整100年,而这100年的差距不在宏观战略上,而在企业内部的基础管理上。 中国本土企业的当务之急不是盲目照搬西方企业现行的各种最先进的管理手段,因为这些管理手段是建立在西方企业坚实的管理基础之上,而中国企业完全不具备这些条件。中国企业必须杜绝浮躁,以谦恭的心态补上“泰勒制”一课,认真夯实管理基础,把欧美企业走过100年的“科学管理”之路再踏踏实实地走上一遍。 作者不仅仅只是提出问题,而是拿出一整套具体解决办法,现身说法地提出了一整套完善的“夯实基础”的具体操作措施,对于本土企业中高层管理干部具有极强的实际应用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章 基础薄弱——中国本土企业核心败因 第二章 忽略基础的恶果 第三章 浮躁的中国人 第四章 外资企业核心优势—一扎实的基础管理 第五章 基础决定胜负 第六章 夯实基础——扭转大败局的第一步 第七章 我是这样夯实基础的 第八章 回归泰勒 结束语 西方成熟企业的发展靠的是一种内部强劲的管理力,而中国本土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在生存期阶段依靠的是某个良好的市场机遇、国家的某一项优惠政策、市场经济转型期的某个漏洞,完全不具备内部的管理力、尤其是基础管理力,一旦这个导致企业初期创业成功的机遇过去,内部薄弱的管理体系暴露出来,企业便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于是,进入成长期的中国本土企业 便纷纷夭折倒闭,极少能够有企业跨越成长期进入成熟期。中国本土企业大都是年轻企业,大都在青春期内就破产倒闭,很少能够有企业跨越青春期进入中年时期,这就是中国本土企业“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根本原因。 管理不同于导弹研制和水下重大项目施工,并无太深奥的内容,把管理翻来覆去谈个遍,不外乎就那么几个套路。而基础管理则更为简单。但正是这最最简单的问题,恰恰就是中国本土企业目前最核心败因。 * 内容简介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