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60年的交通建设.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北60年的交通建设

湖北60年的交通建设 (“128815”);湖北60年的交通建设 湖北具有得“中”独厚的区位优势。它地处华中腹地,承东启西,接南转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若以全国交通网络绘制一副棋盘,湖北占据着棋盘中心的“天元”之地;省会城市――武汉水运非常发达,沿长江水道行进,可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向北溯汉水而至豫陕,经洞庭湖南达湘桂,自古即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新中国成立后,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加快交通建设、提升交通能力、突出交通优势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结合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科学布局,开拓进取,经历了通衢不通到天堑变通途到再创九省通衢的发展阶段,形成了集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为一体的“大交通”格局,使湖北成为华中交通枢纽,完成了湖北人民变区位优势为交通优势的千年梦想和历史性跨越。 一、改变“通衢不通”的落后局面 1949年至1978年,是湖北交通建设的奠基阶段。这一阶段,虽然面临着国民经济基础薄弱、政治运动频繁、技术手段落后等不利条件,但是湖北省委、省政府始终重视交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先行地位和作用,坚持围绕国家重点建设部署省内交通建设的方针,努力发挥国营、集体和民间的积极性,领导群众面对困难,排除干扰,艰苦奋斗,初步改变了湖北交通建设“通衢不通”的落后面貌,为推动湖北交通事业跨入现代化新阶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湖北省的交通建设,是在非常薄弱的基础上起步的。旧中国从清末到民国,多次遭受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内战不断,国困民穷。湖北到19世纪90年代才开始有本省的轮船运输业,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修建简易公路,出现汽车运输业。抗日战争时期,湖北国土大部沦陷,水陆交通阻滞,车船毁损严重。解放战争中交通设施又遭到国民党军队的破坏。到1949年湖北解放时,全省恢复通行的铁路仅有342公里,可航行机动运输船舶的航道只有1736公里,公路实际通车里程不到1000公里,省城武汉通往各基层县(市)的交通要道长期滞阻,现代运输工具共计1100余辆破旧汽车和100余艘小轮船。交通面貌千疮百孔,九省通衢道路不通,成为当时的真实写照。 为改变极其落后的交通状况,中共湖北省委从组建机构入手恢复交通建设。1949年6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后,组建了湖北省交通厅及所属公路局、航运局和运输局,主管全省公路建设、养护、运输、航政、航运工作。1950年7月,省人民政府又决定省、专区(市)两级建立交通运输委员会,负责协调物资调运工作。1951年7月湖北省第一次交通会议决定,各专区行政公署设置交通科,各县人民政府建设科设专人管理交通工作。1954年湖北省第二次交通会议重点研究地方交通建设,进一步贯彻条块结合的方针,要求专署(市)成立交通局、县设立交通科。至此,省、市、县三级交通机构相继建立,为尽快恢复交通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 建国初期,湖北交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医治战争创伤,抢修干线公路,恢复干线交通。这期间,湖北重点修复了汉(口)宜(昌)、襄(阳)沙(市)、汉(口)小(界岭)、长(江埠)孟(家楼)等主要干线公路和1000余公里的支线公路,修复和改造了一些干线公路桥梁;集中翻修铁路线路,提高线路质量;打捞战时沉船23艘,逐步恢复长江航道,增设航标,逐段开放夜航;整修武昌南湖机场,拓宽机场跑道,提高调度质量。从1953年起,中共中央确定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与指示,一方面在改善主要公路、航道通行条件的同时,开始以山区为主建设新公路,发展壮大国营汽车、轮船运输企事业。一方面在1951年首先完成个体搬运业民主改革和建站的基础上,分步开展对个体木帆船运输业、私营轮船、汽车运输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按照湖北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制订的以山区为主的公路建设计划,全省采取民办公助、分段修筑的办法,5年共修复兴建公路1600多公里。与此同时,在铁路建设方面,国家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修建武昌至大冶铁山的武大线以及铁山至灵乡、铁山至黄石的铁路改造工程。在航道、港口建设方面,交通部长江航运管理局对长江干流航道的管理维护进一步加强,省航运局逐年组织开展对汉江中下游部分浅滩进行疏浚,对轮船停靠的港口码头修建了候船室、仓库,设置了趸船。 1955年7月,国家重点工程――横跨万里长江的武汉长江大桥动工兴建,该桥为铁路、公路双层大桥,是连接长江南北两岸的交通枢纽。大桥建设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经常亲临现场慰问国内外建桥专家和施工人员,毛泽东主席在视察大桥工程建设时满怀激情地赞誉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从此以后我们告别了阻隔长江两岸交通的历史”。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顺利建成通车,成为湖北交通建设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一五”计划时期,湖北交通基础设施

文档评论(0)

1045141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