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及其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兼谈新课标下语文教学.docVIP

《十八岁及其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兼谈新课标下语文教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八岁及其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兼谈新课标下语文教学

《十八岁及其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兼谈新课标下语文教学 226576江苏省如皋城西中学 谢仁明 教学设计 十八岁和其他 教学目标: 理解父母对子女的真挚之爱 学习重点: 理解文中重要词句,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方式:   通过合作研习与文本进行对话。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预习: 1、扫清字词障碍,理清脉络;2、与父母互通信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课前循环播放flash阎维文《母亲》)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 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你身在他乡有人在牵挂(同时出示家长接待日静态画面) 这是我们学校每月15、16号家长接待日的场面,这就是父母之爱!这就是亲情!母爱如水,父爱如山。今天我们走进台湾作家杨子先生的《十八岁和其他》,共同体会字里行间的浓浓父爱。 二、整体感知 同学们课前进行了预习,当你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面对儿子十八岁的青春,有许多东西可写,而作者把一个复杂的命题化作四个小标题:成长的喜悦、两代人的矛盾、读书的苦乐和珍惜青春时光。 我们一起来具体探讨四个部分的内容。 三、合作研习 第一部分: 1、作者为什么选在儿子十八岁生日这天写信给孩子? 明确:十八岁是个特殊的年龄,是一个分水岭,是一个人长大的标志。即由未成年人变为成年人,由一个自然人转化成社会人,拥有了责任感使命感。作者选在这一天给孩子写信,有其良苦用心! 2、孩子十八岁了,作为父亲的杨子是什么心情?(用原文回答) 明确:有一份“孩子长大了”的欣慰,也有一份似水流年的迷惘。 3、小组讨论:第一部分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种“欣慰”或是“迷惘”。 孩子长大的欣慰我们能理解,而作者的迷惘是因为似水流年,文中作者引用了一句诗来描述自己的心情。 a、时间过得真快,诗人说:“在东方似是晨曦初露,乍回身,已是大地明亮。” “乍回身”形象说明时间过得快。而孩子成长中的点点滴滴仿佛还在眼前,一转身,孩子已经大了。文中哪些话体现了这些点滴? b、抱着初生的你到医生处诊治你的“脱肠”,半夜喊破喉咙把医生从睡梦中叫起……你刚能坐起,我在院子里为你拍照,假日带着你坐在脚踏车前头藤椅上到处炫耀……那种焦急忧虑,那种激动喜悦,仿佛就在昨天,可而今孩子已经十八岁了。 是啊,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印在心头,唯有倾注心血之爱,才会记得如此清楚。 同学们,你还记得父母爱你的一些细节吗? 学生回忆 作者深感欣慰不单单因为抚养孩子的艰辛已经过去,杨子深感喜悦还因为什么? d、“有了一个可以谈话的朋友”,“孩子长大能够兼为挚友”,“如有知己,应该以自己的孩子为最”。 朋友    挚友    知己,语意上逐渐递进,作为父亲的角色逐渐弱化,长大后的儿子在父亲心目中,逐层升级。“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而这位知己,就是自己的儿子!是最可信赖的依靠! 第二部分 即使所有的父母都能像杨子一样视子女为知己,但毕竟是两代人,矛盾总是难免的。 1、请同学们讨论作者认为两代人的矛盾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作为父母一方a、一部分是源于父母的愚昧和落伍 作为下一代b、下一代往往在下意识中受到流行观念的影响,好像一开始便必然处于与上一代对立的地位。 c、一部分是出自下一代对父母经验的无条件否定,出自年轻人的盲目反抗与追求“成熟”、“独立”的急躁。 根本原因d、是父母和孩子不能像朋友般谈心,缺少“友情”和理解。 2、如何化解这种矛盾冲突呢? 父母和子女双方要多点“友情”和理解 3、具体到杨氏父子身上,在孩子踏进“反抗”年龄时,为了避免产生两代人常见的这些矛盾,作者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希望你踏进“反抗”的年龄时,能够避免流行的“父与子”观念的感染,避免摭拾一些概念、术语,轻率地对父母下评断。 而我,当你踏进“反抗”地年龄时,能够对“下一代”有更深的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太追不上属于你的时代。 这部分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父子间能够“充满和谐的快乐”希望孩子能够在这个疯狂的年龄少走弯路,顺利走向成年,走向成熟。这真是春风化雨般的循循善诱,谆谆教导啊。原来,如大山般伟岸坚毅的父亲竟有如此柔肠。这正是出于深沉的父爱! 第三部分: 虽然父母对孩子呵护有加,但由于青春期的孩子总有种种困惑,近十年寒窗苦读,同学们对读书的苦与乐,一定很有感受。请快速阅读第三部分,看看杨子笔下读书的“苦与乐”。 1、杨子在谈到孩子读书时的考试与升学的压力,用了哪些词? 喘不过气来、残酷 2、即便如此,杨子仍然是怎样对待孩子的?(请分条作答) a、不能不鼓励你 b、甚至鞭策你 c、在思想上、制度上布置一个叫孩子憎厌的读书环境 d、使孩子读书受到从幼稚园到大学的身心折磨。 3、同学们,你身上有东东的影子吗?相比如何?杨子身上有你们父母的影子吗? 有 4、杨子,还有我们的父母在读书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