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纵隔尤文氏肉瘤.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纵隔尤文氏肉瘤资料

病史资料 患者,男,53岁 现病史:于10天前感左肩疼痛,为持续性钝痛,于交大一附院CT检查:前上纵隔占位性病变。 查体未见异常。 术中所见:左前上纵隔包块,大小约为8X8X5 cm,质硬,活动度小,基底较宽,无包膜,与左肺下叶、侧胸壁、心包、主动脉弓有粘连,胸腔有淡红色积液,约200ml,膈肌明显升高,右肺下叶内基底段实变,鼓肺后基本复张。 病理:(纵隔)大细胞型(不典型性)尤文氏肉瘤。 概述 骨外尤文氏肉瘤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恶性小细胞性肿瘤[1]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青年人,比骨内尤文氏肉瘤的发病年龄大。肿瘤多发生于躯干,尤以下肢、脊柱旁、腹膜后和胸壁多见,约1/3见于四肢,这与骨内尤文氏肉瘤多见于下肢骨(尤以胫骨)不同。 1. 武中弼,杨光华.中华外科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OO2.2741—2742. 发病情况 骨外尤文氏肉瘤好发于10~30岁青少年,平均约20岁,多见于男性,多发于脊柱旁、腹膜后和胸部软组织及下肢,好发部位较深,生长较快 。本病例发生于纵隔,尚未见文献报道。而骨尤文氏肉瘤发病年龄高峰为10~15岁,比骨外尤文氏肉瘤高发年龄约小10岁,多见于长骨骨盆和肋骨[2] 。 2.丈平,王瑾. 骨外尤文氏肉瘤15例临床及病理分析[J].2006,9(27):946~947 分 类 骨外尤文氏肉瘤属软组织恶性小圆细胞性肿瘤,分为神经性与非神经性。神经性骨外尤文氏肉瘤与骨尤文氏肉瘤、原始性神经外胚层瘤无论在病理学上、基因表型上、染色体易位上均有共同之处,目前认为它们均来源于神经外胚叶,均属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瘤家族[2] 。 2.丈平,王瑾. 骨外尤文氏肉瘤15例临床及病理分析[J].2006,9(27):946~947 病 理 骨外Ewing’S肉瘤多呈不规则分叶状或多结节状,质软而脆,切面灰黄色或灰褐色,常见大片坏死,出血和囊性变。光镜下见瘤细胞较均匀一致,呈圆形,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核膜清楚,染色质细而分散,可见小核仁,胞浆少,界限不清,淡嗜伊红,可见不规则小空泡[3] ,核分裂相可见,但不多。瘤细胞排列成片或不清楚的小叶状,小叶之间为血管纤维组织间隔。肿瘤内有时可出现菊形团样结构,是肿瘤细胞围绕血管排列所形成,或是小的巢状细胞内糖原,位于一端所形成。 3. M Petkovie,G Zamolo,D Muhvic,et.The first report of extraosseousEwing’s sa/~oma in the rectovaginal septum[J].Tumofi,2002,88(4):345—346 临床表现 骨外尤文氏肉瘤常表现为生长迅速的深部软组织肿块,因位置深,故常延误诊断。肿瘤可累及骨膜,但不出现骨内Ewing肉瘤所特有的洋葱皮样放射学征象[4] 。可累及神经或脊髓,产生进行性感觉或运动障碍,约1/3患者有疼痛症状。丈平等人报道11例均以发现软组织肿块就诊,影像检查均未见到邻近骨质破坏及洋葱皮样放射学征象。 4.安玉梅,王文杰.骨髓外尤文氏肉瘤1例报告[J].中华临床新医学,2003,3(9):77I 影像学表现 在影像学方面骨外尤文氏肉瘤与传统的尤文氏肉瘤(骨尤文氏肉瘤)检查手段的选择有较大的不同。骨外尤文氏肉瘤因为少有直接侵犯骨质,且无明显钙化,X线征象表现为缺少钙化的骨外软组织阴影,而且没有骨尤文氏肉瘤所特有那种洋葱皮样放射学特征,由此可见x线摄片临床意义不大,只能作为有无肺转移的常规胸片检查。 CT多因出血坏死而显示密度不均,偶尔在肿块中心出现密度减低区域;CT增强无特殊变化。MRI主要显示是占位病变,T1为等信号多见,T1显示肿物信号略比肌肉信号低,T2高信号,强化效应明显,呈现不均匀改变。 影像学表现 超声检查为低回声区或无回声区;血管造影不能明显地与正常组织区分。核素骨扫描对诊断骨外尤文氏肉瘤没有帮助.可检查肿瘤有无转移至骨骼[5] 。 5.黄智邦,梁伟雄.骨外尤文氏肉瘤诊疗进展[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7.7(6):464~465 鉴别诊断 畸胎瘤 典型的畸胎瘤表现为厚壁囊肿,密度不均,可见液性、脂肪密度、软组织密度和骨化、蛋壳样钙化影,容易鉴别。 淋巴瘤 纵隔淋巴瘤常融合呈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后CT值多增加30HU以上;除前纵隔肿块外,绝大多数患者在颈部和纵隔其它部位常有肿大的淋巴结;肺部浸润常见,胸膜心包侵及少见。 治疗与预后 骨外尤文氏肉瘤与骨尤文氏肉瘤具有相同的生物学行为,对放、化疗均较敏感,治疗方式均主张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主张局部广泛切除术。 预后:骨外尤文氏肉瘤与骨尤文氏肉瘤预后无统计学差异,易发生肺或骨转移,5年生存率约75% ,但较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瘤好。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