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 如何研究生态学?3.1 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包括通过观察找到问题,提出假设,收集数据对假设进行检验。正确的假设应具有可预测性。生态学模型:对生态系统行为进行描述和预测。3.2 方法的重要性3.2.1 变量的测量:如何确定调查方法?样方多大?变量的选择。3.2.2 实验设计:需不需要设置对照?试验中需要设置多少重复?注意你收集的数据是否正确?数据是否在生物学上进行解释?3.2.3 统计方法:简单统计分析(T-检验、F-检验等),多变量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3.3 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3.3.1野外调查。优点:在自然条件下直接收集数据,数据正确的话,可以正确地解释自然现象。不足:可重复性不强。3.3.2 实验方法,包括实验室实验和野外试验。优点:变量(生态因子)可以严格控制、可过相对可靠、可重复性高。不足:由于野外可能有很多因子在起作用,实验法仅挑选了少数因子进行控制,结果可能与野外的实际情况有偏差。3.3.3 数学模型。优点:高度抽象、能处理在野外不能处理的问题。不足:结果可能与实际情况不同,模型应用不当容易出现偏差生态因子------通常分为两大类 (了解) (1)生物因子(biotic factors):有机体(同种或异种); (2)非生物因子(abiotic factors):温度、光、湿度、pH、氧气等 ------生态因子还可以划分为条件(conditions)和资源(resources)(了解)条件:有机体不能消耗也不能耗尽的生态因子,如对鱼类来说温度、酸度、太阳辐射是它的条件。资源:有机体可以利用并可以耗尽的生态因子,如对植物来说光和无机营养物就是资源,对动物来说食物和空间就是资源。资源与条件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如太阳辐射对昆虫来说是条件,但对植物来说就是资源。有时,同一因子既可以是资源,也可以作为条件,如在干旱季节,水分对植物来说是资源,而在雨季,特别是降雨量非常大时,水分却变成了条件 Begon等将生态因子分为条件与资源有关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的两点补充(了解)奥多姆(Odum,1983)认为,在利比希以后的许多工作表明,最小因子定律如果用于指导实践的话,必须加上两个补充的定理:(1)利比希定律只有在严格的稳定状态的条件下,即在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处于平衡的状态下,才能应用。(2)因子的替代作用(factor substitution),即当一个特定因子处于最小量状态时,其他处于高浓度或过量状态下的物质,可能会具有替代作用,替代这一特定因子的不足;至少是化学性质上接近的元素能替代一部分。例如,软体动物的壳需要钙,钙可能是主要限制因子。如果环境中有很多的锶,它就能部分地替代钙。生态幅的概念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个能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或称为最低度,ecological minimum)和一个生态上的最高点(或称为最高度,ecological maximum),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为耐受性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这个能耐受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根据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的宽窄(生态幅的宽窄)可生物划分为广生态幅和狭生态幅生物,如下表:Ecological factors生态因子Wide amplitude广生态幅Narrow amplitude狭生态幅Temperature 温度Eurytherm 光温生物Stenotherm 狭温生物Light 光Euryphotic 广光生物Stenophotic 狭光生物Salinity 盐度Euryhaline 广盐生物Stenohaline 狭盐生物 Humidity 湿度Euryhydric 广湿生物Stenohydric 狭湿生物 Habitat 栖息地Euryoecious 广栖生物Stenoecious 狭栖生物Feeding 食物Euryphagic 广食生物Stenophagic 狭食生物3.2.3 有关耐受性定律的几点补充1)同一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受性范围是不同的;2)对所有生态因子的耐受性都很宽的生物,分布一定很广;3)在一个生态因子处于不适状态时,生物对其他生态因子的耐受力可能下降;即生物对各生态因子耐受性是相互影响的。4)繁殖期对很多生物都是一个临界期,生态因子在此时最可能成为限制因子;5)一种生物的耐受性范围越广,对某一特定点的适应能力也就可能越低。相反,狭生态幅的生物在其生态幅范围内生活力虽强,但却失去了对宽生态幅的适应或调整能力;6)经常可以发现,在自然界中,生物并不总是在某一特定生态因子处于最适的环境中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有其他更重要的因子在起作用,特别是在有其他生物的竞争下,生物的耐性限度被迫作出改变,见下图。3.2.4 耐受幅度的调整1)驯化定义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秋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pptx
- 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第八课 生命可贵认识生命 (1).pptx
- 长期卧床患者的皮肤护理与预防压疮课件.pptx VIP
- iso-10816-3-2009机械振动标准.docx VIP
- 健康管理学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上海健康医学院.docx VIP
- (2025秋)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 去外婆家》精品教案.pdf VIP
- HD 60364-4-41-2017 国外国际规范.pdf VIP
- 从维熙《秋山寻野》.docx VIP
-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珍爱我们的生命》教案(2024秋).doc VIP
-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