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全文).doc

第十一章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全文).doc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一、曙光初照 5000年前,黄河孕育出了中华民族伟大的英雄黄帝和炎帝,从此,这块土地上的人民自称中华儿女、炎黄子孙,万年前就已经播散的文明种子遍地开花,如同满天星斗,文明的强大能量逐渐向中原汇聚,那是一副远古时期壮丽多彩的画卷,它预示着一个伟大的国家即将诞生。 曙光初照 公元前91年,中国汉代最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终于完成了《太史公书》,他讲述的中国历史是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的。 然而那仅仅是一个梦一般的传说吗?有没有证据表明黄帝和他的人民确实存在过? 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座落在黄河南岸。一条无人行走的小路通向已经被废弃的村庄,那些残垣断壁,很快将彻底的消失,但是“仰韶”这个名字,将会被永远地保存下来。 最初的线索是由一位欧洲人发现的,他叫安特生,瑞典著名的地质学家。1921年,安特生第二次来到仰韶村,目的是为了调查脊椎动物化石。在这之前,谁也没有注意到远古的人群在仰韶村给我们留下的通行标志——那些随处可见的灰土层和众多的袋形窖穴。安特生在厚厚的灰土层里挖出了一堆石器和陶片,这些红底上描绘着黑色图案的彩色陶片难道是史前遗物吗?安特生的心里充满着疑惑和不解。之后,安特生又在黄河南岸发现了其它几处史前遗址,他把这些遗址命名为“仰韶文化”。安特生把“仰韶文化”与来自中亚及欧洲的彩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它们在纹饰上有着某种相似性,因此他猜想这些彩陶文化可能源出于同一个地方,但究竟是从中国传到西方,还是从西方传到中国呢?安特生当时认为,“仰韶文化”应该是从西方传播来的。 难道中国文化真的是从西方传播来的吗? 一些中国学者开始把目光转向东部的齐鲁地区,力图探寻出新的、不同于西部地区的古老文化,以证明中华文明的根是扎在本土的。 1928年,27岁的吴金鼎登上一处高高的土城墙,这个地方叫龙山镇,陪同告诉他此地叫做“鹅鸭城”,养鹅养鸭何须有城?他怀疑“一部古代史迹深藏在黄土垄中”。果然,在断崖上的灰土层中,他找到了像是抹了一层油似的黑色陶片。随后,由中国考古学家李济和梁思永先生分别带队,先后两次进行了发掘,他们发现的黑陶文化后来叫“龙山文化”,完全不同于在中国西部和北部地区发现的“仰韶文化”。这一重大发现动摇了几乎成为定论的“中国文化西来说”。 两次发掘成果于1934年编成《城子崖》一书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田野考古报告集。 龙山文化的主要特征就是出现了大量精细的黑陶,以致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把有黑陶的史前文化都叫做龙山文化。龙山文化高超的制陶技艺让今天的人们无法想象,其中有一种黑陶杯,重量不到50克,器壁最厚处1毫米,最薄处仅0.3毫米,比鸡蛋壳还要薄,人们叫它蛋壳陶。即便是现代的制陶技师,要想要仿制出类似龙山文化的蛋壳陶来,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龙山文化距今4600年到4000年左右,它的根又追溯到哪里呢? 1959年,中国京浦铁路复线工程启动的同时,也启开了100多座大汶口人的墓葬,那些远古的灵魂,已静静地在这片土地上躺了6000多年,现在,他们的沉默被打破了。人们惊异地发现,从6500年前开始,大汶口人以泰山为中心区域,创造了灿烂的中国东方古文化,被称为“大汶口文化”。大汶口人的墓葬充分显示,在距今5700年左右,一夫一妻式的家庭正在建立,他们死后被埋在了一起;氏族内的人人平等制度已不复存在,大量的精美陶器和其它陪葬品出现在富人的墓葬里,而穷人死后仅有几件粗糙的陶器陪伴。在大汶口人的墓葬中,有一种特殊的随葬品,它的外形像一枚炮弹,具有爆炸性的不是它的用途,而是刻在它上面的符号,一些研究者认为它是中国最初的文字,其中一个字的含义是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 以泰山为中心的古代东方是一个相对独立和稳定的文化区域,与仰韶文化的特征并不相同。那么仰韶文化的源头在哪里呢? 传说华夏族的首领黄帝和他的另一位氏族兄弟炎帝的部落都是起源于中国西部的渭水流域,在华山脚下,人们终于找到了仰韶文化最初的源头。西部的华山和东部的泰山不仅在地理上,而且在文化上也构成了一种奇妙的平衡,它们几乎在同一个时刻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6700年前,仰韶人的一支选择了华山脚下一片肥沃的土地生存下来,今天,这个地方叫半坡。1954年,半坡人的神秘面纱被撩开了。这是一处中国远古时代的伊甸园,一条宽8米、深近6米的大壕沟仿佛把半坡人装进了一个最安全的城堡。这是一处典型的聚落遗址,在当时的渭河流域可能分布着很多这样的氏族聚落,他们过着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生活。大部分聚落有100多所房子,人口在500人左右,他们种植农作物: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小米。人们发现,早在8000年前,位于太行山东麓的古代先民们就把狗尾草驯化成了粮食作物——粟,这是一项充满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的伟大发明。 所有的生产工具都是骨制或石制的。他们用石铲翻地,用石刀收割,最后在石杵上加工脱粒。他们还捕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