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学研究 - 南华大学文学系.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敦煌文学研究 - 南华大学文学系

敦煌文學研究 【專題研究】 南華大學文學系 鄭阿財講授 講 綱 一、敦煌的地理 二、敦煌的歷史 三、敦煌藏經洞的發現與流布 四、敦煌文獻內容與價值 五、敦煌漢文寫本佛經概述 六、敦煌寫經的內容價值 從絲綢之路談起 黑水城遺址 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文化交流的大動脈 (二)敦煌石窟與敦煌文獻 敦煌石窟的開鑿與藏經洞的封閉 藏經洞的發現與敦煌文獻的失散 沙漠中的明珠--敦煌 ‧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文化交流的大動脈, 敦煌是絲綢之路的重鎮。 ‧敦煌是中國先民和外國商人、僧侶、外交 使節的叢集之處。 ‧敦煌是中國、印度、伊斯蘭、希臘等四大 文化體系滙流的地方。 敦煌莫高窟的開鑿 敦煌莫高窟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 前臨宕泉 ,東向祁連山支脈三危山。 佛光萬丈的三危山 ‧前秦建元元年西元366年樂僔 法 師來到鳴沙山,望見對面 三危山 有萬道金光,以為洞天福地,便 在崖上「造窟一龕」。隨後又有 法良禪師,「在僔師龕側更即營 建」,開始了莫高窟的營建史。 ‧樂僔時候的窟龕,如今蹤跡全 無,唯有唐武周聖曆元年(公元 698年)《李克讓修莫高窟佛龕 碑》記載了此事。 藏經洞的封閉 • 大約在十一世紀初,可能因為西夏即將攻 打敦煌,也可能是佔領于闐的異教徒穆斯 林楊言要進攻敦煌,莫高窟的僧人們把17 窟的入口用泥封住,請來畫工,在北壁畫 了供養人畫,巧妙地把這個藏有數萬件寫 本的耳洞掩藏起來。隨著知情人的離開人 世,這個藏經洞靜靜地沈睡了將近900 年。 十七窟藏經洞 藏經洞的發現與敦煌文獻的失散 ‧1900 清.光緒26年,由道士王圓籙所發現 ‧1907 英.斯坦因 24箱寫本、5箱畫繡品 (倫敦不列顛博物院) ‧1908 法.伯希和 10餘箱 6千餘卷 (巴黎國家圖書館) ‧1910 清.羅振玉提請學部收集殘餘,運到北京 ‧1911-12 日.大谷光瑞探險隊 (吉川小一郎 1000多卷;橘瑞超 367卷) ‧1914 英.斯坦因 5大箱 6百多卷寫本 經卷自藏經洞取出之情形 堂 影 的 尚 和 辯 洪為 原 洞 經 藏 第 窟 高 莫 ︵ 洞 經 藏 第 唐 晚 在 開 16 壁 北 道 甬 窟 17 ︶ 窟 英籍匈牙利人 斯坦因 (Marc Aurel Stein, 1862-1943 ) 蔣孝琬 斯坦因的助手 斯坦因的助手 整理寫卷 整理寫卷 清末的馬蹄銀 了 走 買 錠 四 了 子 花 卷 因 批 坦 大 斯 和 希 伯 國 法 卷 經 選 挑 中 洞 經 藏 在 伯希和 (Paul Pelliot, 1878 -1945) ‧法國人,1906 -1908 年任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