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记承天寺夜游(18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将要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我)便很高兴地起来走动。(我)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院子中的月光如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苏轼(1037—1101) 字_子瞻_,号__东坡居士_,__北宋(朝代)文学家,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_、其弟_苏辙_,并称“三苏”,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
1.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月色?
写月语句:
描写方法:
1.(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⑵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动静结合:通过比喻直接描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冰清玉洁般宁静之美。又通过竹柏的影子,间接地写出了月光照耀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具有摇曳多姿的动态之美。整句不见一个月字,但作者用高度凝练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空明澄澈、疏影摇曳 、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2.你认为文中的“闲人”有哪些含义?
闲”字是本文的文眼,闲人是本文的点睛之笔。“闲人”,即清闲的人,1反映作者身为闲官的现实,清闲之人 ,政治生活清闲的人。2表达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具有闲情雅致之人。
3..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
表现出作者面对挫折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也隐含着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自慰。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闲适、贬谪的悲凉、自我排遣的达观、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语
4、贯穿全文线索的是 ,运用比喻手法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四季常存。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的人。一、
《答谢中书书》选自《 》作者 是 时期的思想家。有作品《 》。“书“的意思是 ,”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 。本文中的“康乐”是指 朝
《答谢中书书》一、《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陶弘景南朝梁 《陶隐居集》书信
四、默写
1、文中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
2、
3、写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1.山川之美,在陶弘景的笔下的情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弘景发表议论抒发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五、本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
(2)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比肩的得意之感。
?
六、本文作者怎样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的?请用原句回答。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七、“高峰如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从哪些角度写的?
?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净;分别从仰观、俯察两种视角来写。
?
十、《答谢中书书》具体描绘“ ”(用文中的短语),表现自己 的志趣。
?九、《记承天寺夜游》的构思角度是( )
A.托物言志 B.即景生情 C.类比象征
D.以物喻人
十、《记承天寺夜游》巧用 手法描写美丽的月色,结尾用“ ”一词点出自己被贬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械测量培训课程.pptx
- 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基本要求清单填写参考模板2024年.docx
- 人教版(2024)数学一年级下册四 10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 练习.pptx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 2018.doc
- 做好客舱清洁前准备课件讲解.pptx
- 铁道信号论文-信号机维护与故障处理.doc
- ISO13485质量手册+全套程序文件.docx VIP
- 汽车机械维修工(高级技师)职业鉴定考试题库资料(高频300题).pdf
- 多维视角下梧州市普通高中体育生学训现状剖析与发展路径探索.docx
- 江南事业编招聘考试题历年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汇总-综合应用能力(2010-2021.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