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罕遇地震下的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的动力响应研究 - 震灾防御技术
第 11 卷 第 3 期 震灾防御技术 Vol. 11 ,No. 3
528
震灾防御技术 11 卷
2016 年 9 月 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Sept.,2016
王永贵,牛海成,谢晓杰,2016.罕遇地震下的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动力响应研究.震灾防御技术,11 (3):528—541.
doi:10.11899/zzf
罕遇地震下的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的
动力响应研究1
王永贵1) 牛海成1) 谢晓杰2 )
1)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焦作 454000
2)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郑州 451100
摘要 为分析支撑布置方式、刚度比、结构总层数等因素在罕遇地震下对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动力
响应的影响,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 SAP2000,分别对 6 层、12 层、18 层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模型进
行了罕遇地震下的时程分析,详细研究了多高层结构体系的层间位移角、底层剪力、支撑内力等随支
撑布置方式、刚度比、结构总层数等因素变化的规律。分析表明,倒 V 较单斜布置更能有效降低底层
剪力、增大支撑轴力、降低层间位移角,从而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更有利于结构消能减震;随着结
构总层数的增大,支撑的屈服层数呈现出增多的趋势;刚度比 k 为 2—4 时,能使较多层数的屈曲约束
支撑参与到消能减震的过程之中,较好地实现抗震设防目标。
关键词:屈曲约束支撑框架 布置方式 刚度比 层间位移角 动力响应
引言
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体系通过屈曲约束支撑内核单元的屈服来耗散地震能量(Vafaei ,
2010),降低结构振动,使主体结构控制在弹性范围或产生部分的塑形变形。大震作用下,布
置合理的屈曲约束支撑框架体系,其主体结构的变形远小于普通支撑框架体系,震后修复费
用较低(袁钰等,2010;Zona ,2012 )。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体系实现设防目标的关键是
支撑性能的充分发挥,为使支撑先于主体结构屈服,需根据结构体系的特点,合理确定支撑
的刚度及布置形式。
国内外学者对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的抗震研究主要集中在刚度比及支撑布置方式上。
研究表明,当刚度比 k<2 时,随着刚度比的变大,主体结构的侧向位移变小,但当 k >2 时,
支撑对结构抗侧移的影响变化较小(Asgarian 等,2009)。对多高层支撑框架结构刚度比的研
究表明,随着刚度比的增大,结构顶层的位移、加速度及层间位移角出现降低态势(赵瑛等,
2010)。支撑框架双重结构体系的弹塑性分析表明,合适的刚度比可降低结构层间转角和层间
变形,可使层间转角分布更为合理(谢强等,2008)。九层支撑框架下支撑布置方式对结构性
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应根据支撑刚度与框架抗侧刚度合理比值的原则设置屈曲约束支撑(贾
1 基金项目 河南省科技攻关重点研究项目(14A560001),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B2015-69 )资助
[收稿日期]2015-11-26
[作者简介]王永贵,男,生于 1977 年。工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结构抗震与减震研究。Email :wangyonggui@hpu.edu.cn
3 期 王永贵等:罕遇地震下的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动力响应研究 529
明明等,2010;2009)。
四种含有不同布置方式屈曲约束支撑的六层六跨钢框架的非线性动力分析表明,支撑的
布置方式对塑性铰的出现产生重要影响(刘金等,2011)。三跨五层梁柱刚接的支撑钢框架结
构在罕遇地震下的非线性动力分析表明,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与预期值较为吻合(马宁等,
2012)。纯框架与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的抗震性能及屈服机制的对比研究表明,支撑框架体系的
层间位移角较小,塑性铰均出现在柱脚(朱江等,2012)。针对结构的研究表明,不同的层间
布置形式,其结构体系的地震动响应相差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缝纫产品手册pdf-dokument, 3.50 mb - groz-beckert.pdf
- 缩短交货提前期费用共担的供应链决策.pdf
- 缩短交货时间.ppt
- 缤特力苏州新工厂 - trane.pdf
- 缺口1: 顾客需求与管理者对顾客需求的认知之间的差距.ppt
- 缝纫增强对碳纤维编织复合材料管件能量吸收性能的影响 缝纫增强对 ....doc
- 网上报到产品功能与业务管理部门列表.doc.doc
- 缴费机、自助借书机及杀菌机 - 台中教育大学图书馆.ppt
- 网上公开评价报告信息表上海华仪风能电气有限公司3兆瓦风力发电 ....pdf
- 网上银行服务常见问题解答(企业) - 中国银行.pdf
- 罕遇地震作用下单层框架支撑体系的塑性极限分析 - 工业建筑.pdf
- 网路请购系统操作及常见问题说明.ppt
- 罕遇地震作用下框架-核心筒结构弹塑性反应分析.pdf
- 罕遇地震作用下联肢剪力墙极限承载力分析 -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pdf
- 罕遇地震作用下高速铁路桥墩动力响应分析 - 中国土木科技网.pdf
- 罕见疾病个案特殊营养食品暨罕见疾病药物物流中心相关规定.doc
- 罗吉斯回归.ppt
- 罗克韦尔自动化轮胎行业解决方案 - rockwell automation.pdf
- 罗森伯格hdcs r 结构化布线系统 - rosenberger.pdf
- 罗斯蒙特3051 型压力变送器 - emerson.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