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野下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视野下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野下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讲授: 周春开 生命的思考与生命观教育 21世纪中国时髦的心理问题 1、抑郁症、焦虑症、偏执反应 12、信息强迫搜集症 2、疏离症(社会疏离,人际疏离) 13、购物综合症 3、电视瘾 14、财富、明星、能力妄想 4、迷信 15、家源性心理问题 5、网络综合症 6、卑躬屈膝症 7、还贷综合症 8、星期一综合症 9、手机依赖综合症 10、电子产品更新综合症 11、美容综合症 当下高职学生心理教育背景简析 美好生活从“心”开始 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十八大的延续:中国梦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三个层次 第一,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第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第三,开发学生心理潜能。 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心理健康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凡是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心冲突与不安。教师工作除了脑力劳动强度较高外,还要对社会、对家长、对年轻一代的成长高度负责。教师每天都要接触带有情绪色彩的活动,体验情绪上的紧张和痛苦,使得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比其他人群大。 教师的关爱是开展心理教育的关键 教师能否捧出自己的一颗火热的爱心,是能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条件。 教师的爱是学生健康心理形成必不可少的支撑点。 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心灵撞击 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        --乌申斯基 心理辅导的生命力 教师的心理素养 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牢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增强心理教育能力: (1)解读能力:从理论层面对实践进行解读的能力(学会识别) (2)解码能力:从实践角度对理念进行解码的能力(化理念为流程) (一)“我的个性我喜欢”:个性鲜明张扬,自信自主而依赖 (二)“我的青春我做主”:乐于表现自我,自我中心意识较强 (三)“我的事情我来做”:思想开放独立,早熟老练而又叛逆 (四)“我喜欢的我就要”:生活去大众化,追求非主流的时尚 (五)“我的心事你别猜”:追捧火星语言,极力保护个人隐私 (六)“我的朋友遍天下”:人际交往广泛,关注朋友忽略父母 (七)“我的烦恼没法说”:同窗隔阂显现代沟矛盾冲突加剧 (八)“我的尊严我捍卫”:推崇民主平等积极维护个人权益 (九)“我的道路自己走”:清醒认识现实珍惜成长发展机遇 (十)“我的大学我能行”:向往美好未来努力适应校园生活 (十一)“我的未来不是梦”:职业目标务实发展规划比较明确 强化心理教育理念 1、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对“人”的研究与尊重相对较少,学生的心理发展,心理健康的需要还不时被忽视。学生生活的环境有三个方面:家庭、学校、社会,学校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和同学在一起的时间最长,机会最多,班主任对他们的态度,或某件事的处理(一次选举、一次活动、一次考试,甚至是一句过失的话)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终身影响。 班主任培训: “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的重点、特点是什么?”“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你是怎样对待和处理的?”“如何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 强化心理教育理念 2、适应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的需要 情感心理: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较弱;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心理上的三无:无动于衷谓之无情,缺乏活力谓之无力,漠不关心谓之无心);感情容易遭受挫折,挫折容忍力弱。 个性心理: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精神上萎靡不振,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社会适应能力较弱; 自我心理:自我中心意识过强,自私自利心理普遍。 人际交往:异性交往上的行为偏差,交往失度失范。 强化心理教育理念 3、教育重点: 育人先于育才。如何成功进行人际交往、如何调整情绪状态拥有更为弹性的心态、如何应付宽容对待生活挫折、如何发挥个人的主动精神和潜能、如何设计生活道路 强化心理教育理念 4、班级心理教育要求 第一、能够敏锐地观察、发现学生的情绪,情感变化任何细微的变化都是事出有因,背后是什么了解了才能教育。 第二、解决学生在人际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