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持枪权”看美国的宪法的解释
从 “持枪权’’看
美国宪法的解释 l东来江振春
“这是一部需要解释的宪法。”是美国第三任首席大法官约翰 ·马歇
尔一句被广为引用的名言,也是笔者论述马歇尔贡献的文章标题 (《读
书》二oo八年六期)。但如何解释宪法,同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法
官对宪法的权威解释,让他们成为宪法的代言人,得以 狐“假虎威 。
因此,合理地并让人信服地解释宪法,就成为最高法院的基本功
课。从一定的意义上说,美国最高法院的司法史,特别是晚近的司法史,
就是宪法解释史。最高法院多达五百七十卷的判例报告,很大一部分都
是用来解释和说明区区七千余字的美国宪法文本。那么,最高法院究竟
该根据何种原则或路径来解释宪法昵?眼下有一个非常鲜活的案例,这
就是二oO八年六月二十六 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决的 “哥伦比亚特区
诉赫勒案”(DistrictofColumbiaeta1.v.Heller,以下简称 “赫勒案 )。从
法院的意见书,我们可以管窥大法官解释宪法的方法
赫“勒案”的焦点是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的解释。第二修正案就两
句话:“管理良好的民兵 ,为保障自由州的安全所必需,人民持有和携
带武器的权利不得侵犯。 虽然它的位置仅次于涉及言论、出版、信仰
和请愿 自由的第一修正案,但其受关注的程度,与第一修正案相比,可
谓云泥之别。此外,它行文奇特,模棱两可,模糊不清,充满歧义。为
此,宪法学家桑福德 ·列文森 (SanlordLevinson)认为,“此条款从来
没有人认为它是清晰的,它是所有修正案中最糟糕透顶的”,连前首席
大法官伯格 (WarrenBurger)也认为:此修正案和其他修正案列在一起
本身就是个错误,甚至认为第二修正案是个 “骗局”。第二修正案本质
上涉及持枪权,也是美国今天枪械泛滥成灾的根子所在。随着上世纪六
17
十年代总统肯尼迪、民权运动领袖马丁 ·路德 ·金和参议员罗伯特 ·肯
尼迪相继被暗杀,以及九十年代以来伤亡众多的校园枪击案,枪支管制
问题成为美国政治辩论和政治竞选的焦点议题。它与妇女堕胎权、同性
恋婚姻权一起,构成了美国保守派和 自由派 “文化战争”的三大主题。
美国社会,因为枪支管制而分裂,并在政治上形成了 “持枪派”和 “禁
枪派”两大阵营,水火不容。
“持枪派”和 禁“枪派”各 自组成院外游说集团,势力强大 ,争相
影响美国政治。学界精英也参与其中,用 自己的研究为这场政治斗争提
供枪弹。就第二修正案持枪权的归属,大体上说,保守派学者持 “个人
权利说”,强调它保护个人持枪权;自由派持 集“体权利说”,认为它只
保护民兵的集体持枪权。显然 ,如果它保护的是个人权利,那么,很多
枪支管制的法律就有违宪之嫌;如果保护的是民兵的集体权利,那么,
枪支管制便名正言顺,并没有侵犯个人权利。与政治上的混战和学界的
辩论相比,最高法院对第二修正案的权利归属三缄其口。事实上 ,自第
二修正案诞生以来,最高法院审理的直接涉及第二修正案的案子屈指可
数:一七八五年的 “美国诉克鲁克香克案 (U.S. .Cruikshank)、一八
八六年的 “普雷瑟诉伊利诺伊州案”(Presser .Illinois)到一九三九年
的 “美国诉米勒案”(U.S. .Miller)。但这三个案件都没有对持枪权
归属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做出裁决。近年来,面对持枪权争议愈演愈烈
的现实 ,美国朝野上下都希望最高法院能就第二修正案的含义表态 ,
“赫勒案”正可谓应运而生。
“赫勒案”涉及到一九七六年美国首都华盛顿 (哥伦比亚特区)的一
个手枪禁令。它规定,除了现役和退役的执法人员,以及本法通过前手
枪拥有者以外,该市居民一律不准拥有手枪;所有其他武器,包括步枪
和霰弹猎枪,必须存放在家中,而且 “必须上锁或分拆,子弹不能上膛”。
一 位保守的宪法研究者罗伯特 -列维 (RobertA.Lew)认为该法违反了
第二修正案,决定出钱来寻找合适的原告打一场公益官司,据他 自己讲,
】8
这—做法是仿效六十年前民权律师马歇尔推翻种族隔离法律的先例。经
过一番努力,他终于找到了来自不同地区、阶层和族裔背景的六位原告。
二oo二年二月,他们将市政府告上联邦法庭,市政府的态度十分明
确,认为宪法第二修正案仅适用于民兵组织而非个人,且禁枪令的解除
只会导致涉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1年河南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VIP
- 4.1水资源及其利用(第1课时保护水资源)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pptx VIP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2014-2015期末考试.pdf VIP
- 果树栽培学完整课件各论苹果.ppt VIP
- 连锁酒店行业2025年扩张策略与风险规避报告.docx
- 国企三项制度改革-10、任期制契约化任期业绩目标责任书(总经理).pdf VIP
- 肝衰竭诊治指南(2024年版)解读.pptx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规范DB3505T 17—2024.pdf VIP
- 2024辅警面试问题及答案 .pdf VIP
- 副局长意识形态工作总结.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