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哲学)4.1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课件
(1)古代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2)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 * * * * 15.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特定的文化建设,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道德荣誉体系建设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影响深渊持久的 影响市民,有助于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和持续建设城市的热情。 ②优秀文化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促进其全面发展。 道德荣誉体系建设有利于丰富市民的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促进其全面发展。 ③道德荣誉体系建设能够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丰富城市人文内涵,提振城市精气神,提升城市的整体实力,扩大其影响力。 16. 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先进、健康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海洋文化的积极特性能促进海洋经济增长,提高经济竞争力。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加大对海洋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能够直接推动海洋经济的开发,如海洋旅游业、海洋文化产业等,提高综合竞争力。 ③海洋文化的积极特性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____培根 活动1:面对中外文化的差异,结合P34-35页书本知识,你认为采取哪些途径可以让外国人能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别人种了九千年的桃子,他不跟主人打一声招呼摘来便吃,当人家制止时,他不但不听劝阻,而且还大打出手毁了人家的桃园。别人辛辛苦苦炼好的丹丸,他拿来就吃,还把主人打得头破血流,临走还毁了人家的制作车间——象这样一个野蛮顽劣的猴子,竟然被许大同在电子游戏中描绘成英雄......”——在电影《刮痧》中,控方雇佣的美国律师在法庭上这样描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用以证明移民美国的许大同有暴力倾向。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 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丝绸 茶叶 瓷器 骏马 葡萄 佛教 医药 西乐 制糖天文学 数学 金银器制作技术 1、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 2、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思考 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是否依然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2013年9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丝绸之路经济带”途经过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上海合作组织主要成员国、延伸至地中海中岸和东岸,连接东亚、中亚、欧洲与非洲。通过沿线各国的合作和规划,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并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贸易畅通和投资便利 化。 “丝绸之路经济带”也将促进中国的西进战略,在欧美市场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拓展中亚、西亚和南亚市场,对我国的外贸出口也有积极意义。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有利于我国实现产业升级,实现传统行业向中亚各国转移,也将有助于沿途各国走出当前的经济危机。 一个国家的对外文化贸易,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还具有外交、外宣价值,传播了本国家、本民族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思考 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是否依然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民工潮”是传播先进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渠道。终年风尘仆仆的“打工仔”、“打工妹”回到农村时,不仅带回了打工的收入,更带回了先进的文化和城市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引导农民更加关注信息社会的动态,更加注重科技文化知识学习、子女教育培养、少生优育等,推动了中国农村社会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政治文明的跃进。 人口迁徙——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孔子学院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达到300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及欧洲最多),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的开设,有何积极意义? 各地孔子学院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和文化活动,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园地,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加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合作的桥梁,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 据教育部统计,2014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45.98万人,其中:国家公派2.13万人,单位公派1.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