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法 代理时效的
;第一节 代理制度;大陆法系民法,如德国、日本、中国台湾等,采狭义概念,所称代理,仅指直接代理,而不包括间接代理。
英美法系,如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系采广义概念,其所称代理,不仅包括直接代理,而且包括间接代理。
我国《民法通则》仅规定了直接代理
《合同法》及《中国民法典总则草案建议稿》则改变这种作法。
我国的外贸代理制实际上就是间接代理。;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代理的特征:
1、代理人必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活动
通常表示方法:在法律行为中表明“某甲之代理人某乙”,或“代理人某乙代某甲”,或在某甲姓名之后写明“某乙代”字样。
2、代理人必须在代理权限内进行活动
3、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得独立进行意思表示或接受意思表示
4、代理行为的法律效果归属于被代理人
;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1.李某购买名贵药材是受王某的委托才进行的,其行为应属民事代理。
《民法通则》第63条第2款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因此,本案中李某购买药材的行为后果应由王某承担。
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82条的规定,当被代理人死亡后,代理人由于不知道被代理人死亡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仍然有效。以被代理人的遗产或者其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来承担。本案中,王家理当出钱买下此药。 ;代理与经销
所谓经销,系双方当事人以出卖人和买受人的身份,约定在一定的区域和期间就特定商品连续进行交易的协议。
无论一般经销协议或独家经销协议,均属于买卖合同。经销商是以自己的名义,并为自己的利益,从供货商买进商品,然后再转卖给第三人。供货商与转卖关系的第三人不发生任何合同关系。这是经销区别于代理的主要之点。
无论一般代理或独家代理,代理人均非买卖合同的当事人,只是代理供货商同客户签订买卖合同。买卖合同的当事人是供货商和客户,而代理商同供货商之间的关系,属于代理关系而不是买卖合同关系。;代理案例;2010年6月,彭某到达S市后,发现H公司生产的山地车销路很好。6月10日,彭某找到H公司,出具了W市太阳商厦的介绍信(已被填上授权购买自行车等内容)以及空白合同书。 H公司经过审查,认为彭某出具的材料真实无误,确信其有授权。
经过协商,达成协议,“太阳商厦购入H公司生产的山地车2000辆,单价480元,H公司2010年6月15日前发货,太阳商厦6月20日前付款。”
;6月13日彭某将此事告诉了江某,江某立即表示不同意,原因是山地车在W市销路不好。江某令彭某速到H公司撤消合同。
6月14日,彭某通知H公司要求终止合同,但H公司告诉他:货已经于6月13日发出,不能终止合同。7月1日,H公司向太阳商厦催要货款未果,诉至法院。问:
1、这是什么代理?
2、这个合同责任应该由谁承担?为什么?
;二、代理制度的适用范围
代理只能适用于民事行为。
允许将代理制度及有关规则扩展适用于民事行为以外的其他行为。
1、代理进行各种民事法律行为
2、代理进行民事法律行为以外的合法行为
如代为申请专利、商标注册;代理进行法人登记;代理申报缴纳税金、专利维护费、商标注册费等
3、诉讼行为
即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作为原告、被告或第三人的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 ;代理的适用范围;下列行为中,不构成代理的是()。A.甲受公司委托,代为处理公司的民事诉讼纠纷B.乙受公司委托,以该公司名义与他人签订买卖合同C.丙受公司委托,代为申请专利D.丁受公司委托,代表公司在宴会上致词;【答案】D【解析】代理适用于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权利义务的法律行为(选项B),也适用于法律行为之外的其他行为,如申请行为(选项C)、申报行为、诉讼行为(选项A)。;
三.代理的种类
1.根据代理权发生原因的不同,分为委托代理、法定代理、指定代理。
委托代理是基于被代理人的委托授权而产生的代理。委托合同与委托授权行为皆为产生委托代理权的根据。
委托合同是产生委托代理权的基础关系。
;委托授权行为是被代理人将代理权授予代理人的行为,是委托代理产生的直接根据。
委托合同是产生委托代理授权的前提和基础,但委托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并不当然地产生代理权,只有在委托人作出授予代理权的单方行为后,代理权才发生。
因此,委托代理人取得代理权,通常要以委托合同和委托授权行为两个法律行为同时有效存在为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