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解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间”解读.doc

“人间”解读   摘要:王国维的一生充满了谜一样的瑰丽色彩,他在国学考据成绩辉煌之时,决然投身昆明湖,留给世人万般猜想。本文力图从“人间”概念谈开去,从道家之“道”与存在主义之“他者”的角度进一步厘清“人间”概念之涵义,力图运用现象学的方法,从纵深层次探讨王国维的死因--即笔者所论的生死之道。   关键词:人间;道;他者;生死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0-0018-02      王国维生活在一个“近代史上各种政治势力、学术思潮、人生理念大冲突、大裂变、大融合的时代。”他是个博学的国学大师,融通古今,学贯中西;他的《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等著作达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高度。然而,动荡的时局,流离的人生又似乎为王国维的一生打上了一层浓厚的苍凉底色,使他的一生既熠熠生辉,又充满了悲剧色彩。洗尽铅华,抛却万般功名与荣辱,圆满也罢,不圆满也罢人生不过就是一个返回起点的零!   对于王国维的死因,已为大家所认可的观点主要有:一、“殉清说”,以清华校长曹云祥、罗振玉等一班遗老为代表,蔡仲德、许殿才等对此说作过论证;二、“悲观哀时说”,以民国圈中的学者为主,缪钺、周作人、萧艾也持此说,赵利民等对此说作过论证;三、“罗振玉逼债说”,史达、郭沫若与溥仪均持类似观点,今人黄近斋对此说作过论证;四、“殉文化说”,以陈寅恪、梁启超、浦江清为主要代表,马良怀、解国旺等对此说作过系统论证。另外还有“畏惧革命说”、“性格论”等,暂不赘述。时人各执一词,自先生离去至今80年来,莫衷一是,王国维的死不仅仅是一个生命的陨落,更被作为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来解读。大概先生自己也搞不清他的死为何会如此轰动吧!对此,笔者只谈一下个人的浅见。    一、王国维词中的“人间”   “人间”或“人生”是王国维词中的高频词,“人间”是王国维《人间词》中特有的一个概念。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采桑子》);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蝶恋花》);人间事事不勘甚凭,但除却无凭两字(《鹊桥仙》);人间总是堪疑处,唯有兹疑不可疑。(《鹧鸪天》);算来只合、人间哀乐,者般零碎(《水龙吟?杨花》);人生一大梦,未审觉何时(《来日》)。我们平时也谈“人间”或“人生”,但涵义却远逊于王国维。他所言的“人间”,从字面看,好似如我们平时所言的人类社会或是人类生活其中的广阔的时空区域,是一个广之又广的空间地理概念;人生于世间,不死即所谓之“人生”,它是人的具体生命过程的一种抽象化,人生个体作为“在者”见证了这一过程。实际上,王国维的“人间”概念涵义宏远而广阔,意境虚静而空缈,玄之又玄:它既暗含了“道”的境界,又是“他者”的言说。综合言之,笔者认为王国维所言之“人间”涵义有二,下面分别论述之。   二、“人间”与“道”的境界   “人间”是通过人的主体性存在而展现出来的,是人类之生与宇宙之玄的契合点:“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老子》四章)。“人间”即相当于道家所言之“道”。   首先说来,“人间”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区域空间概念,即人类世代繁衍生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执杖耦耕的生活空间。人存世间,以在者的身份感悟、体验着这个世界,实现对自身生活以及精神心灵空间的澄明观照;世界则以质朴的面目显现于人类面前,反身观照人类的生之忧患、生之美满、生之须臾、生之和谐……   在王国维眼中,人间是“惚兮恍兮”,“窈兮冥兮”的。人类之生与宇宙之玄,人生之渺小与天道之幽远,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人间”与道家之“道”是相契合的。道生万物,恍恍惚惚,亦真亦幻,遥不可测。人类通过“去欲”、“专注”的静观,实现人之心灵与天道的无限接近。接近是一个呼唤“他者”的过程,是一个超越了生存与死亡界限,心性无限澄明的过程。在这里,“人间”便被王国维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一个代表了超越与扬弃、突围与新生的新的哲学命题。所以王国维会说人生是“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人生在世,欢也罢,悲也罢,都是烦恼的来源,它们如“连江点点萍”,不过是过眼云烟,点点淡淡,远去了。在这里,王国维对人生之忧发出追问,但他并非如古人般只是对“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发出感慨,而实则是大道了然于心、参透生死,以上德之心对人生做出的点评。所以,王国维会抛弃生前功名,决然跳进昆明湖。世人皆为之叹惋,谁人明白先生之心?“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二十五章)。若言人间之生只留住了枯槁的形体,永恒之生则可达到灵魂的超越,以死为基点,王国维真正践行了道家“天人合一”的心灵境界。正如海德格尔所言,在“还乡”的路上,王国维找到了“本源亲近之处”。这样说来,归根不失为良策!   三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