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nI、Mb、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临床价值.docVIP

cTnI、Mb、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临床价值.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TnI、Mb、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临床价值

cTnI、Mb、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临床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心肌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5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 同期5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比较对照组与不同发病时间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TnI、Mb、CK-MB水平。结果 观察组不同时间血清cTnI、Mb、C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采集静脉血4 ml, 以3000 r/min 离心10 min, 分离血清。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TnI、Mb、CK-MB水平;观察组需检测三项指标发病后2~6 h、6~12 h、12~24 h、24~72的水平。仪器为德国SIEMENS Centaur XP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 试剂、校准品均由德国SIEMENS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说明书步骤进行检测 1. 3 参考值[6] 血清cTnI参考值:0~0.04 ng/ml;CK-MB 参考值:0~25 U/L;Mb 参考值:0~70 ng/ml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综上所述, 血清心肌标志物cTnI、Mb、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不同阶段, 其各自水平不同, 联合检测三种指标可减少误诊及漏诊, 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 29(12):710-725. [2] 潘彩英, 李?春, 龙振洪, 等. 2项心肌标志物与2项心肌酶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疗效判断的特异性、敏感度、相关性研究.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 13(z1):185-188. [3] 李文文.心肌损伤标志物在心肌损伤及梗死中的应用发展.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3, 26(11):1223-1225. [4] 柯振符, 杨文杰, 黎舒, 等.几种常见心肌损伤生化标记物应用价值的比较和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 11(2):83-85. [5] 钱超, 谷费菲, 丁莹莹, 等.超敏肌钙蛋白I检测在糖尿病心肌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 37(19):2670-2671, 2674. [6] 王全河.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hs-CRP、cTnI、Myo及CK-MB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25):111-112. [7] 张玉碧, 史建伟. cTnI、Mb和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陕西医学杂志, 2007, 36(3):326-328. [8] 李顺君, 黄文芳, 饶绍琴. CTnI、MYO、CK-MB质量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意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 8(9):18-19. [9] 顾权, 金旭, 张立晶, 等. cTnI、Mb、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中国现代医生, 2007, 45(7):25. [10] 顾炳权, 刘树林, 杨欣国, 等. 血清CTnI和CK-MB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医学争鸣, 2000, 21(8):208-209. [11] 王元松, 刘成玉. 血清cTnI、CK-MB和Mb浓度动态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8, 44(2):150-152. [12] 梁庆华. cTnI、Mb、CK-MB复合检测板对急性心肌梗死69例快速诊断的价值. 广西医学, 2008, 30(12):1936-1937. [13] 熊大迁, 马涛, 李智芳. 血清CRP、PA、CK-MB、cTnI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重庆医学, 2003, 32(3):347-348. [14] 陈明, 戴红. CTnI、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安徽医药, 2008, 12(5):433-434. [15] 信朝霞, 黄燕. cTnI、NT-proBNP及CK-MB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0, 14(6):926-927. [收稿日期:2017-02-09]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