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税务博物馆为文明付出代价
北京税务博物馆为文明付出代价 有国即有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赋税为国家强大、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税”字本义是征收谷物,所以是禾字旁,“赋”字本义是征收货币,所以是贝字旁,不过到后来税赋二字也就混用了。中国古代的税,有正税和杂税之分,所谓正税,就是农业税,也就是田赋。直到明朝中期以前,朝廷正税都是直接征粮的,所以到现在还有一句话叫做“皇粮国税”。不过从明朝张居正开始,推行“鞭法改革”,将税赋全部货币化,这是中国税赋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从此以后就不纳粮,只缴钱了
在朝阳区太阳宫绿茵如画的公园里,坐落着一座博物馆,它就是北京税务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家省级税务部门筹建的专业性博物馆。原馆曾坐落在普度寺内,于2003年底开始筹建,2007年5月16日正式开馆,但2009年因普度寺文物保护需要暂停展览。新建的北京税务博物馆位于2016年5月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
博物馆展厅面积约1400平方米,共设两个主题展览。一层展厅主要展出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税收文物。地下一层展厅主要展示1949到2014年北京当代税收发展历史。中国赋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四千多年来,税收从无到有,逐步发展,不断变革,在中国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北京税务博物馆展出了包括田赋、徭役、工商税和其他税收文物四大类,并设置了发票、革命根据地和港澳台税史等若干专题。展柜中,2941件青铜器、陶器、铁器、货币、票据、契约等文物史料错落排列,像清朝税务大臣关于厘金税上缴和拨付使用情况的奏折、清朝皇帝关于整顿盐务的上谕、六朝卖房长契、崇文门税关税则等文物,都是非常罕见的文物珍品。另外,全息影像、虚拟展柜、环幕投影等现代化展示手段精彩纷呈,让观众犹如漫步于税收历史长河,在古与今的对比中体会到税收与国运兴衰的密切联系
鱼鳞图册 古时的土地证
展厅中有一本名为《解州地量里甲图说》的鱼鳞图册,工作人员介绍,这本图册再现了清朝光绪三年的一段历史。当时陕西、山西大旱,山西尤为严重,解州知州马丕瑶在安抚了受灾百姓之后,为了使民众尽快恢复生产,他组织丈量田亩,确认土地产权。历时两年,发放了千本鱼鳞图册,当地百姓都称他为“马青天”。此处鱼鳞图册是确定土地产权、据以征收田赋的重要依据
鱼鳞图册是宋朝人发明的,但在当时并没有派上大用场,后来被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改良了一下,成为旧时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相当于如今的土地证。一册在手,一切皆知。因为册中将田地山塘挨次排列、丘段连缀地绘制在一起,由于绘出的田亩图形“形若鱼鳞”,又装订成册,因而这些小册子被称之为“鱼鳞图册”。身为一位贫民出身的皇帝,朱元璋对农民没有土地耕种的痛苦极为清楚。洪武元年,他在取得全国政权、正式建立明朝之后,做的头等大事就是:普查户口,建立黄册制度;丈量土地,编制鱼鳞图册
从鱼鳞图册的田地图上,不但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何处是田、何处是地、何处是山、何处是塘,而且还可以更详尽地知道每处田地山塘的业主姓名、四至(某块土地四周的界限)、土地质量(分上、中、下等)和实测面积等。鱼鳞图册的编制,大大地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政权,并延续至清代
工作人员介绍说,光绪十五年的时候,安徽歙县有一家祖坟被盗,小偷被抓到以后,辩称,他挖的这处是野坟。后来闹到衙门打官司,官府就是从鱼鳞图册上找到这家人交土地税的证据,总共是一分三厘五毫,证明了这块土地的确是这家人所有。水落石出之后,政府还特意在这片土地上刻了一块告示碑
七连房契
清朝房价有多高
如今北京的房价高是众人皆知的,而清朝时候北京房价是多少呢?博物馆展厅里有一份长337厘米,宽58.5厘米的长契,这是清朝旗人转卖北京中铁匠胡同十余间民房,从清朝乾隆至光绪年间历次被转卖的契约、执照粘连而成的七连契。此连契系统记录了中铁匠胡同民房被转卖的历年?陶蘸湍伤凹锹迹?并印有民国验契章。中铁匠胡同也就是今天的文昌胡同。最初的契约由满文、汉文两种文字书写
工作人员介绍,这件契约反映了清朝一段特殊的历史。清初满人入关以后,满人曾经大肆“圈地”,侵占汉人田产,满汉民族矛盾十分激烈。为了避免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康熙朝曾在《八旗则例》中规定“旗人交易田宅,须将原上手老契粘连于左”,以显示土地、房产的可靠来源,杜绝旗人侵夺汉人财产。于是旗人交易时,往往要将历次交易的“上手老契”逐一粘连,乃至形成一串互相粘连的长契。这件长契历时187年,是这段历史一个很好的佐证,也因其完整,价值弥足珍贵
从契约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第一次、第二次、最后一次转卖都写明了税银数额,经换算,契税的税率均为百分之三。房价在历次转卖中有起伏,乾隆三十六年房价较高,十一间民房价银二百一十五两(大概相当于现在的3万5千到5万),税银六两四钱五分。民国二十二年由北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某尾矿溢水塔回水隧洞封堵工程施工方案.pdf VIP
- 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工作总结PPT.pptx VIP
- 【高考真题】重庆市2025年高考真题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VIP
- 教案对外汉语我是跟旅游团一起来的.pdf VIP
- 2024年秋季新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129页.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牛津上海(试用本)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0年《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pdf VIP
- T_CDHA 13-2023 热力管道用金属波纹管补偿器.pdf
- 燃气工程技术专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室内滑雪馆消防设计探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