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微生物验实验室如何系统的进行检验工作和质量控制
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如何系统的进行检验工作和质量控制
姓名: 班级:食质 学号:
1 实验室检验工作
1.1 样品的采集
1.1.1 采样原则
根据检验目的、食品特点、批量、检验方法、微生物的危害程度等确定采样方案。应采用随机原则进行采样,确保所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采样过程遵循无菌操作程序,防止一切可能的外来污染。样品在保存和运输的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样品中原有微生物的数量变化,保持样品的原有状态。
1.1.2 采样方案
1.1.2.1 类型
采样方案分为二级和三级采样方案。二级采样方案设有n、c和m值,三级采样方案设有n、c、m和M值。
n:同一批次产品应采集的样品件数;c:最大可允许超出m值的样品数;m:微生物指标可接受水平的限量值;M: 微生物指标的最高安全限量值。
注1:按照二级采样方案设定的指标,在n个样品中,允许有≤c个样品其相应微生物指标检验值大于m值。
注2:按照三级采样方案设定的指标,在n个样品中,允许全部样品中相应微生物指标检验值小于或等于m值;允许有≤c个样品其相应微生物指标检验值在m值和M值之间;不允许有样品相应微生物指标检验值大于M值。例如:n=5,c=2,m=100 CFU/g,M=1 000 CFU/g。含义是从一批产品中采集5个样品,若5个样品的检验结果均小于或等于m值(≤100 CFU/g),则这种情况是允许的;若≤2个样品的结果(X)位于m值和M值之间(100 CFU/g X≤1 000 CFU/g),则这种情况也是允许的;若有3个及以上样品的检验结果位于m值和M值之间,则这种情况是不允许的;若有任一样品的检验结果大于M值(1 000 CFU/g),则这种情况也是不允许的。
1.1.2.2 各类食品的采样方案
按相应产品标准中的规定执行。
1.1.2.3 食源性疾病及食品安全事件中食品样品的采集
由工业化批量生产加工的食品污染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或食品安全事件,食品样品的采集和判定原则按1.1.2.1和1.1.2.2执行。同时,确保采集现场剩余食品样品。
由餐饮单位或家庭烹调加工的食品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或食品安全事件,食品样品的采集按GB14938中卫生学检验的要求,以满足食源性疾病或食品安全事件病因判定和病原确证的要求。
1.1.3 各类食品的采样方法
采样应遵循无菌操作程序,采样工具和容器应无菌、干燥、防漏,形状及大小适宜。
1.1.3.1 即食类预包装食品
取相同批次的最小零售原包装,检验前要保持包装的完整,避免污染。
1.1.3.2 非即食类预包装食品
原包装小于500 g的固态食品或小于500 mL的液态食品,取相同批次的最小零售原包装;大于500 mL的液态食品,应在采样前摇动或用无菌棒搅拌液体,使其达到均质后分别从相同批次的n个容器中采集5倍或以上检验单位的样品;大于500 g的固态食品,应用无菌采样器从同一包装的几个不同部位分别采取适量样品,放入同一个无菌采样容器内, 采样总量应满足微生物指标检验的要求。
1.1.3.3 散装食品或现场制作食品
根据不同食品的种类和状态及相应检验方法中规定的检验单位,用无菌采样器现场采集5倍或以上检验单位的样品,放入无菌采样容器内, 采样总量应满足微生物指标检验的要求。
1.1.3.4 食源性疾病及食品安全事件的食品样品
采样量应满足食源性疾病诊断和食品安全事件病因判定的检验要求。
1.1.4 采集样品的标记
应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和标记,采样人应清晰填写采样单(包括采样人、采样地点、时间、样品名称、来源、批号、数量、保存条件等信息)。
1.1.5 采集样品的贮存和运输
采样后,应将样品在接近原有贮存温度条件下尽快送往实验室检验。运输时应保持样品完整。如不能及时运送,应在接近原有贮存温度条件下贮存。
1.2 样品检验
1.2.1 样品处理
实验室接到送检样品后应认真核对登记, 确保样品的相关信息完整并符合检验要求。
实验室应按要求尽快检验。若不能及时检验,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持样品的原有状态,防止样品中目标微生物因客观条件的干扰而发生变化。
冷冻食品应在45 ℃以下不超过15 min,或2 ℃~5 ℃不超过18 h 解冻后进行检验。
1.2.2 检验方法的选择
应选择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方法。
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中对同一检验项目有2个及2个以上定性检验方法时,应以常规培养方法为基准方法。
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中对同一检验项目有2个及2个以上定量检验方法时,应以平板计数法为基准方法。
1.3 生物安全与质量控制
1.3.1 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
应符合GB 19489的规定。
1.3.2 质量控制
实验室应定期对实验用菌株、培养基、试剂等设置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集团实施企文化建设工程纪实.doc
- 集团本体建部工作规划.docx
- 集团公司部安全管理职责.doc
- 集团公司十五污染减排工作方案.doc
- 集团客户维员职责.doc
- 集团股份有公司会计核算岗位工作流程.doc
- 集输工应知会题库.doc
- 集控值班员题库中级工第二版.doc
- 集团职位说书.doc
- 雍锦坊住宅区工程.doc
- Unit 6 Understanding ideas Reading 课件 外研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pptx
- 外研版四年级英语上《Unit 1 I love sports Part 2》PPT课件.pptx
- Module+3+Heroes+(复习课件)英语外研版九年级上册.pptx
- Starter Welcome to Junior high! Get ready 课件 外研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pptx
- Welcome to schoolPart 1 课件 外研版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 Unit 7 Happy Birthday第1课时(Get ready) 课件 译林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 Unit 5 We’re family Part 2 课件 外研版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 三角形的概念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
-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件《竹节人》.pptx
- 外研版四年级英语上《Unit 2 Helping at home Part 1》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