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分析《红楼梦》回目中两个译本的归化与异化.docVIP

分析《红楼梦》回目中两个译本的归化与异化.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析《红楼梦》回目中两个译本的归化与异化.doc

分析《红楼梦》回目中两个译本的归化与异化   摘 要: 翻译策略是指译者在处理源语与译语文化差异时所使用的方法。翻译中有两种基本策略:归化和异化。通过对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回目中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作者分析了两位译者在传递不同背景的文化信息方面所采取的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 《红楼梦》 翻译策略 归化 异化 回目      一、前言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堪称是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文学地位至今无人可以超越。它不仅可与我国源远流长的诗词曲赋中最辉煌的作品相媲美,而且可与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小说名著并列而无愧。它的语言艺术成就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最高峰,小说中的回目也别具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目前影响比较大的两个《红楼梦》英译本有杨宪益、戴乃迪夫妇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Foreign Language Press,Beijing,1978)和霍克斯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Penguin Books Ltd., 1986)。杨氏霍氏因完全不同的文化取向,分别采取了异化、归化的翻译方法。在翻译《红楼梦》回目中,前者采用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后者采用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   二、归化与异化   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温努提1995年在其《译者的隐形》(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提出,文学翻译中译者可采用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1]。   归化翻译法――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Domestication)旨在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目标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温努提认为,归化法源于这一著名翻译论说,“尽量不干扰读者,请作者向读者靠近”(Schleiermacher,1813/1992;Venuti,1995;19-20)。他还认为,主导文化社会“习惯于接受通顺易懂的译文,把外国文本中的价值观隐匿在本国的价值观之中,令读者面对他国文化时,还在自我陶醉地欣赏自己的文化”(1995:15)。在以归化法作为标准翻译法的文化社会中,正是译者的“隐匿性”使译文自然而然地归化于目标语文化而不被读者发觉(1995:16-17)。   异化翻译法(或异化法)――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Minoritizing Translation)是美国翻译理论家温努提创造的一个包含目标语文本的翻译策略术语。异化翻译法是故意使译文冲破目的语常规,保留原文中的异国情调。温努提把异化翻译法归因于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的翻译论说“译者尽量不惊动原作者,让读者向他靠近”。[2]施莱尔马赫本人是赞同采用异化法的。温努提指出,在盲目自大地使用单语并把归化翻译法作为标准的文化社会中,应提倡异化翻译法。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异化法,表明这是一种对当时的社会状况进行文化干预的策略,因为这是对主导文化心理的一种挑战。主导文化心理是尽力压制译文中的异国情调。温努提把异化翻译描述成一种“背离民族的压力”(ethnodeviant pressure),其作用是把外国文本中的语言文化差异诸如目标语之中,把读者送到国外去(张美芳,2005)。   在国内关于归化、异化之争存在已久,鲁迅就曾说过“宁信而不顺”。归化与异化分歧的焦点在于如何看待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差异,尤其是源语文化的身份和地位问题。如译者偏重于目标语文化和目标读者的反应,则倾向于归化翻译;如尊重源语文化的身份和地位或试图故意保留其异域性,则倾向于异化翻译。真正要想做好翻译,就要求译者既忠实原文又不拘泥于原文。要从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对信息进行适当调整,让他们好读好懂,同时让读者轻松了解某些中国文化信息,达到翻译目的。   三、归化和异化在《红楼梦》回目中两个译本中的应用对比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著作,蕴涵着中华传统文化深厚的佛教和道教意识。而在两个不同版本的翻译中,这种宗教文化意象的体现却迥然不同。如《红楼梦》回目中关于归化、异化在两个译本的例子:   例1:第六回里刘姥姥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杨宪益夫妇的译文(以下简称杨译)是:   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3].   霍克斯的译文(以下简称霍译)是:   Man proposes,God disposes[4].   在封建社会的中国,人们把“天”视为自然界的主宰,而基督教徒则把“God”视为自然界的主宰。霍译直接套用了现成的英语谚语,译入语读者对此的理解是轻而易举了,只是如此一来,原文中的佛教色彩就被改写为了基督教色彩,霍克斯潜意识地把一个信佛的人变成了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