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多晶硅薄膜.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多晶硅薄膜概要

第 十章 多晶硅薄膜 多晶硅薄膜材料:指在玻璃、陶瓷、廉价硅等低成本衬底上,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等技术,制备成一定厚度的多晶硅薄膜。 根据多晶硅晶粒的大小,部分多晶硅薄膜又可称为微晶硅薄膜(uc-Si,其晶粒大小在10-30nm左右)或纳米硅(nc-Si,其晶粒在10nm左右)薄膜。 多晶硅薄膜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晶粒较大,完全由多晶硅颗粒组成;另一类是由部分晶化、晶粒细小的多晶硅镶嵌在非晶硅中组成。 第 十章 多晶硅薄膜 多晶硅薄膜主要有两种制备途径: 1)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等技术,在一定的衬底材料上直接制备; 2)首先制备非晶硅薄膜,然后通过固相晶化、激光晶化和快速热处理晶化等技术,将非晶硅薄膜晶化成多晶硅薄膜。 第 十章 多晶硅薄膜 10.1 多晶硅薄膜的基本性质 10.2 化学气相沉积制备多晶硅薄膜 10.3 非晶硅晶化制备多晶硅薄膜 §10.1 多晶硅薄膜的基本性质 10.1.1 多晶硅薄膜的特点 10.1.2多晶硅薄膜的制备技术 10.1.3 多晶硅薄膜的晶界和缺陷 10.1.4多晶硅薄膜的杂质 §10.1 多晶硅薄膜的基本性质 1)晶粒尺寸一般为几百纳米到几十微米 2)具有晶体硅的性质 3)具有非晶硅薄膜的低成本、制备简单和可以大面积制备的优点 4)大晶粒的多晶硅薄膜具有与单晶硅相似的高迁移率,可以做成大面积、具有快响应的场效应薄膜晶体管、传感器等光电器件,在大阵列液晶显示领域也广泛应用。 5)对长波长光线具有高敏性,而且对可见光有很高的吸收系数。 §10.1 多晶硅薄膜的基本性质 §10.1 多晶硅薄膜的基本性质 真空蒸发、溅射、电化学沉积、化学气相沉积、液相外延和分子束外延等。 液相外延 化学气相沉积技术 §10.1 多晶硅薄膜的基本性质 液相外延: 将衬底浸入低溶点的硅的金属合金熔体中,通过降低温度使硅在合金中处于过饱和状态,然后作为第二相析出在衬底上,形成多晶硅薄膜。 优点 晶体质量好;缺陷少;晶界的复合能力低;少数载流子的迁移率仅次于晶体硅;应用在高效率的薄膜太阳电池。 缺点 生长速率慢;生产速率效低,不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10.1 多晶硅薄膜的基本性质 化学气相沉积技术 利用SiH4、SiH2Cl2 、 SiHCl3等和H2的混合气体,在各种气相条件下分解,然后在加热(300-1200oC)的衬底上沉积多晶硅薄膜。 根据化学气相沉积条件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 常压化学气相沉积 热丝化学气相沉积 §10.1 多晶硅薄膜的基本性质 化学气相沉积制备多晶硅薄膜主要有两个途径: 1)是与制备非晶硅薄膜一样,利用加热、等离子体、光辐射等能源,通过硅烷或其它气体的分解,在不同的衬底上一步工艺直接沉积多晶硅薄膜; 2)是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首先制备非晶硅薄膜,然后利用其亚稳的特性,通过不同的热处理技术,将非晶硅晶化成多晶硅薄膜。 §10.1 多晶硅薄膜的基本性质 §10.1 多晶硅薄膜的基本性质 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直接制备多晶硅薄膜时,可以分为高温工艺(衬底温度高于600oC)和低温工艺(衬底温度低于600oC),这主要由衬底材料的玻璃化温度决定。 注意:在600oC以上沉积时,硅中的氢很容易外扩散,导致硅薄膜中的悬挂键增多,因此,高温工艺制备的多晶硅薄膜常还需要第二次低温处理。这样只含有多晶硅晶粒,没有非晶硅相,而且相对尺寸较大,约大小100nm. 在低温制备的多晶硅薄膜中,含有一定量的非晶硅,而且晶粒的尺寸较小,约为20-30nm左右,通常又称为微晶硅。 §10.1 多晶硅薄膜的基本性质 一般认为,利用高温工艺可以使硅原子很好的结晶,通常衬底温度越高,多晶硅薄膜的质量越好。 但是,高温对衬底材料提出了高的要求: 1)要求衬底材料有高的玻璃化温度; 2)要求衬底材料在高温时与硅材料有好的晶格匹配; 3)要求衬底材料相对高纯,在高温时不能向多晶硅薄膜扩散杂质。 §10.1 多晶硅薄膜的基本性质 为了防止在高温工艺中杂质自衬底向硅薄膜中扩散,目前一般采用“缓冲层”技术。 高温工艺制备多晶硅薄膜的生长速率很高。一般认为,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沉积速率增加。 薄膜的厚度一般为20-50um.需要衬底材料。 §10.1 多晶硅薄膜的基本性质 多晶硅薄膜的缺陷包括晶界、位错、点缺陷等。 由于多晶硅薄膜由大小不同的晶粒组成,因此晶界的面积较大,是多晶硅的主要缺陷。 在制备过程中,由于冷却速速率快,晶粒内含有大量的位错等微缺陷。 在实验室中,多晶硅薄膜的最高光电转换效率也仅在13%左右。 §10.1 多晶硅薄膜的基本性质 多晶硅薄膜的中的晶界可以引入势垒,引起能带的弯曲。 §10.1 多晶硅薄膜的基本性质 晶界对材料的性能有两方面的破坏作用:一方面会引入垫垒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