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的护理.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腹泻的护理概要

临床表现 腹泻次数及粪便性质: 急性感染性腹泻大便次数可达10次以上,粪便量多而稀; 细菌感染,则初为水样后为黏液血便或脓血便; 阿米巴痢疾的粪便呈果酱样。 临床表现 慢性腹泻:每天排便次数可多可少,可为稀薄便,亦可为黏液、脓液或血便,见于慢性细菌性或阿米巴痢疾,亦见于炎症性肠病及结、直肠癌。粪便中带大量黏液而无病理成分常为IBS。 临床表现 腹泻与腹痛的关系 急性腹泻常有腹痛。小肠疾病的腹泻疼痛常在脐周,便后常不缓解,结肠疾病的疼痛多在下腹,且便后疼痛可缓解或减轻。分泌性腹泻往往无明显腹痛。 临床表现 化验检查: 尽量采集新鲜标本作显微镜检查,观察大便是否有红、白细胞或阿米巴原虫及寄生虫卵等。粪便的细菌培养对确定病原体有重要意义。疑有血吸虫病者应作粪便孵化试验,疑有吸收不良者可作粪便脂肪定量测定(粪涂片用苏丹3染色在镜下观察脂肪滴是最简单的定性检查方法,粪脂含量在15%以上为阳性)。 临床表现 X线及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对结肠病变所致腹泻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它可直接观察病变性质并可作活检。 长期腹泻将导致营养障碍、维生素缺乏、体重减轻,甚至发生营养不良性水肿。 伴随症状 发热 里急后重 明显消瘦 皮疹或皮下出血 关节痛或肿胀 腹部包块 重度失水 伴随症状 发热 常见于急性细菌性痢疾、伤寒或副伤寒、结核、结肠癌、小肠恶性淋巴瘤、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期、败血症、病毒性肠炎、甲状腺危象。 伴随症状 里急后重 (tenesmus) 肛门重坠感,似为排便未尽,排便频繁,但每次排便量甚少,且排便后未见轻松,提示为肛门、直肠疾病,见于痢疾、直肠炎及直肠癌。 消瘦 胃肠道恶性肿瘤及吸收不良综合征 伴随症状 皮疹或皮下出血 败血症、伤寒或副伤寒、麻疹、过敏性紫癜、变态反应性肠病、糙皮病。 关节痛或关节肿痛 炎症性肠病、结缔组织病、肠结核、局限性肠炎、Whipple病。 伴随症状 包块 胃肠恶性肿瘤、肠结核、克罗恩病、血吸虫性肉芽肿。 重度失水 见于分泌性腹泻,如霍乱或副霍乱、细菌性食物中毒、尿毒症。 问诊要点 腹泻的起病 大便的形状及臭味 腹泻伴随症状 同食者群集发病的历史 腹泻加重、缓解的因素 病后一般情况变化 思考题 举例说明腹泻的发生机制 腹泻按发生机制分类的特点 名词解释:腹泻;慢性腹泻 * * * * * * * * * * * * * * * * * 腹泻的护理 正常排便 次数:一般每日一次 个别每日2-3次或每2-3日一次 性状:正常(成形、黏液等),黄色 含水分50-80% 量:每日排出粪便的平均重量≤200克 腹 泻 排便次数:增加≥ 3次/日 性状:稀薄(含水分 80%)或 带有黏液脓血或未消化食物 量:总量增加 200克/日 肠内水平衡 24小时进入小肠的液体和电解质: 食物约2L 唾液腺、胃、肠、肝、胰分泌约7L 24小时内排出:粪便的水分不到0.2L 小肠吸收大部分 大肠吸收1.5L 肠内水平衡 分泌吸收 吸收 分泌 腹泻产生的因素 吸收 分泌 胃肠运动 分类 病因:病毒性、细菌性、肿瘤性、 过敏性、中毒性等 病程:急性、慢性 性状:血性、脓性、水样等 发生机制 分泌性腹泻 渗透性腹泻 渗出性腹泻 动力性腹泻 吸收不良性腹泻 分泌性腹泻 胃液分泌----胃壁细胞和主细胞 肠道分泌----黏膜隐窝细胞 肠道吸收----肠绒毛腔面上皮细胞 分泌 吸收 分泌性腹泻 分泌 ; 吸收 分泌性腹泻 如霍乱弧菌: 霍乱弧菌毒素与黏膜细胞受体结合,激活腺苷环化酶,增加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 cAMP对电解质和水分的分泌起诱导作用,引起大量肠液分泌。 分泌性腹泻 药物:蓖麻油、酚酞、芦荟、番泻叶 甲状腺制剂、前列腺素类等 毒素:霍乱弧菌、大肠杆菌、砷等 激素:胃泌素瘤、血管活性肠肽瘤(VIP)、 血清素、降钙素等 先天性:先天性氯泻 分泌性腹泻 VIP瘤:胰性霍乱,Verner-Morrison综合征或WDHA(watery diarrhea, hypokalemia, achlorhydria)综合征。 临床特征:大量水泻,粪钾、粪碳酸氢根浓度高,因丢失引起严重低钾血症和酸中毒;低/无胃酸;还有血钙血糖升高和面红。 分泌性腹泻 特点: 肠黏膜组织学基本正常 肠液与血浆渗透压相同 粪呈水样,量大,无脓血或脂肪过多 禁食不减少或加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