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心理咨询考试理论知识第三章发展心理学课件5到8节.ppt

三级心理咨询考试理论知识第三章发展心理学课件5到8节.ppt

  1. 1、本文档共1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级心理咨询考试理论知识第三章发展心理学课件5到8节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0-3岁)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3-6、7岁)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6、7-12、13岁) 第五节 青春发育期的心理发展(11、12-15、16岁) 第六节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17、18-35岁) 第七节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35-60岁) 第八节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60岁以后) 时常沉浸在这若隐若现中,感受着心底微妙的情绪变化,当岁月涤去青春铅华,风还是如同昨日一般吹动着枝上的绿叶,随之摆动的还有如丝的心绪。 年轻人脸上的风景,是人间天堂九寨沟,越看越好看。上帝把对美的理解和创造都洒在年轻人的脸上。是说,上帝不会让任何一种美超过青春的美。 ——《脸的管理学》 青春发育期以少年期为主。少年期的年龄是指11~12岁至15~16岁,这个时期的儿童正处于初中阶段。少年期是个体生理迅速发育直至达到成熟的一段时期。 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迅速而又不平衡,是经历复杂发展,又充满矛盾的时期,因此也被称为困难期或危机期。 第一单元 少年期的生理发育加速 二、青春发育期提前的趋势 从30年前的12.5岁提前到9.2岁,提前了3.3岁 第一单元 少年期的生理发育加速 三、容易出现的身心危机 1、心理生物性紊乱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胸闷、心慌、呼吸不畅等 2、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偏差 神经症、病态人格、躁狂症等 第一单元 少年期的生理发育加速 2、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 3、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4、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第二单元 少年期的认知发展 二、思维的发展 1、形式运算阶段思维的特点 思维形式摆脱了具体内容的束缚 “我手中握有一个绿色的或者不是绿色的小球” 假设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 皮亚杰的钟摆实验:逐一验证重量、长度、高度、最初动力大小这4个因素的各自影响。 第二单元 少年期的认知发展 二、思维的发展 2、抽象逻辑推理能力显著发展 发展趋势:初一学生开始具备各种推理能力;初三学生的推理能力有明显发展;高二年级后,学生的推理能力已基本达到成熟。 高二掌握矛盾律、排中律和同一律已趋于成熟,排中律的成绩低于同一律和矛盾律。 第三单元 少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二、情绪的变化 1、情绪和心境的发展呈现出动态的发展趋势 早期消极情绪较多,稳定性差,后期起伏变化趋缓。 第三单元 少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2、情绪变化的特点 烦恼增多:个人形象、社会地位和个人尊严、与父母情感疏离 孤独感、压抑感增强 电影《舅舅》 “面对日趋猖獗的男女关系,年段长、班主任等都无从下手……特制定出如下情况作为界定学生是否在谈恋爱。” 放学时间段,一男一女在操场、教室、走廊独处,视为谈恋爱; 周六、周日不回家,只有一男一女在教室内的,视为谈恋爱; 放学回家路上手拉手或超过此行为的,视为谈恋爱;QQ、贴吧、短信、电话等通信通话有涉及男女关系的,视为谈恋爱; 在学生公寓内两人过分亲密的,视为谈恋爱;单独约会去逛公园、逛街,或以补习为借口,均视为谈恋爱…… 第三单元 少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3、反抗的主要对象:主要是父母,也具有迁移性 4、反抗的形式:外显行为上的激烈抵抗;将反抗隐喻内心,以冷漠相对。 第四单元 少年期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 一、网络游戏成瘾 (一)主要表现 1、不由自主地强迫性网络使用 2、在网络游戏中获得强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3、一旦停止会出现心理和生理方面明显或严重的不良反应 4、在网游中获得的虚拟感受会强化上网欲望,造成恶性循环 第四单元 少年期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 (三)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 1、网络游戏本身的特征:娱乐性、互动性、虚拟现实 2、青少年本身的特点及人格特征:自制力比较差、自我保护、心理抵御能力弱、高焦虑、低自尊、抑郁倾向 3、家庭环境不良和学校压力过大:亲子关系紧张、学校适应不良 第四单元 少年期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 4、自杀倾向的先兆(“自杀倾向”的基本鉴别力) 严重的抑郁症状:情绪极度低落、不与家人说话等、“孤独无助” 行为:梳理人际关系、整理财物等 言语:有暗示,说告别的话等 第四单元 少年期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 5、有所警觉,及时救助,力图避免(老师) 第一,不做任何评判地耐心倾听。 第二,和学生讨论为什么要自杀以及打算怎样自杀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要他放弃自杀。 第三,了解导致他们产生轻生念头的原因。 第四,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有了具体的自杀计划,评估自杀风险。 第五,要迅速调动其周围的资源,如班主任、舍友和同学,全程陪伴,直到家长和专业人员赶到。 第四单元 少年期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 (二)引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和预防 1、有些家庭成为温床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