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之制药卫生.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药剂之制药卫生

第三章 制药卫生 第一节 概述 一、制药卫生的意义 药品是一类特殊商品,其卫生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与生命的安危。制药卫生是药品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在药品生产的全过程。在药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应强化制药卫生的管理,实施《GMP》的具体要求。 药剂卫生主要论述药剂微生物学方面的要求及达到要求所采取的措施与方法。药剂不仅要具有确切的疗效,而且必须安全可靠,质量稳定,便于长期保存。 二、中药制剂的卫生标准 ㈠致病菌 中药制剂不得检出致病菌(个/g/ml) 口服药品: 不得检出大肠杆菌,含动物药及脏器的药品同时不得检出沙门杆菌; 外用药品: 不得检出铜绿甲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深部组织、阴道、创伤、溃疡、止血用制剂不得检出破伤风杆菌。 ㈡细菌、霉菌、酵母菌 不同的剂型和给药方式有不同的标准与要求。 ㈢活螨 用于口服、创伤、黏膜和腔道的药品,不得检出活螨。 三、预防中药制剂污染的措施 ㈠原、辅料和包装的选择与处理 ㈡生产过程与贮藏过程的控制 1.环境卫生和空气的净化 2.制药设备和用具的处理 3.操作人员的卫生管理 第二节 制药环境的卫生管理 一、中药制药环境的基本要求 ㈠生产厂区的环境 ㈡厂区的合理布局 ㈢厂房设计和设施装备要求 二、空气洁净技术与应用 1.含义:空气洁净技术是指以创造净化空气为目的的空气调节措施的总称。 2 、洁净室的卫生与等级标准(参下表) 洁净度级别 ? 尘粒最大允许数/立方米 ≥ 0.5 um ≥ 5um ? 微生物最大允许数 浮游菌/立方米 沉降菌/皿 100 级 ? 3500 0 ? 5 1 10000 级 ? 350000 2000 ? 100 3 100000 级 ? 3500000 20000 ? 500 10 300000 级 ? 60000 ? 1000 15 第三节 灭菌方法与无菌操作 一、概述 1 、定义 灭菌法是指杀灭或除去所有微生物和芽胞的技术。 灭菌是制剂生产中的主要过程,对于注射剂尤为重要。 2 、相关名词 灭菌:指杀灭或除去所有微生物的繁殖体和芽胞,使之完全无菌; 消毒:指杀灭病原微生物,使之不成为传染源; 抑菌:抑制微生物繁殖体的生长及繁殖; 防腐: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无菌:指没有任何活的微生物存在; 3 、药剂学对灭菌法的选择原则 不仅要达到完全杀灭或除去微生物的目的,而且要保证药剂中药物的稳定性。 二、F与Fo值在灭菌中的意义与应用 F值与Fo值问题的提出: ① 灭菌温度多系测量灭菌器内的温度,不是灭菌物体内的温度; ② 现行的无菌检验法存在局限性,难以检出微量的微生物。 由于F 、Fo值能随产品温度(T)变化而呈指数的变化,故温度即使很小的差别也对F 、Fo 值产生显著的影响。 故F 、Fo值的设置,可作为灭菌过程的比较参数。 1. D值: 在一定温度下杀死被灭菌物品中微生物90%所需的时间;即降低微生物一个对数值(如log100降低到log10)所需的时间。 2. Z值: 降低一个 lgD值所需升高的温度数,即灭菌时间减少到原来的 1/10时所需升高的温度或在相同灭菌时间内,杀灭99%的微生物所需要提高的温度。 3. F值:在一定温度(T),给定Z值所产生的干热灭菌效果与参比温度(T0)给定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以分为单位。 4. F0值: 在一定灭菌温度T (整个灭菌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温度)、Z值为10℃所产生的湿热灭菌效果与121℃, Z值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min)。 即将各种灭菌温度使微生物的致死力转换为灭菌物品完全暴露于121℃使微生物致死效力。 F0=(t(10(T-121)/Z 在热压灭菌过程中,只要记录被灭菌物品的T、t,即可用上计算出F0值。 Fo值的意义: Fo值作为灭菌参数,对于灭菌过程的设计及验证灭菌效果 有重要作用,它将温度与时间对灭菌的效果统一在Fo值中,可确保灭菌效果。 为了确保灭菌效果,一般规定: Fo值≥8.0min,为增加安全系数,实际控制时应增加50%,以Fo≥12min为宜。 影响F0值的因素: ①容器大小、形状及热的穿透性等。 ②灭菌产品溶液的性质、填充量等。 ③容器在灭菌器中的数量及分布等。 三、灭菌方法与无菌技术 1.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