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传统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与思维能力.doc
在传统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与思维能力
有的人担心,中学语文教学中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学大量的诵读积累和审美训练会弱化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事实上,中学语文在对中国传统文学的教学中,可以使审美与思维能力并行不悖。
一、在中国传统文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活动本质是一种想象活动,中国古代传统文学突出形象思维,诗词歌赋文中一个个独特的审美意象,情景交融的意境,洋溢着诗情画意。在品味中,有丰富的内涵和无穷的魅力,可以开拓出无穷的审美联想和想象。无论上溯诗经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或是唐代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是宋代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以至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的“晓来谁染霜林醉,都是离人泪”等等。细细品味,无不充满了艺术美,情感美和哲思美。教学中通过大量的诵读、背诵,加强学生的文学积淀,结合生活体验的联想,产生审美愉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有人认为反复的审美训练:赏析其意象、情感、写作手法、字、词、句、细节描写等,大量操作工式的反复训练会使这种审美模式走向僵化教条式审美。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这种审美训练主要是理论程式上的,而真正的文学审美是阅读背诵积累和生活体验、积淀的互相触发与感悟。但是,在应试教育中,对这种模式的进行一定的训练是必要的,一个有教学经验的老师要使好学的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模式其实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学生在掌握了这些模式方法后,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对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的提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二、在中国传统文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显示非常强大的逻辑思维力量的中国传统文学的优秀的文章。
如《曹刿论战》、《孟子。梁惠王上》、《田忌赛马》、《失街亭》等,文章里内容的前后照应、判断、步步推理,无不有着严谨的逻辑思维。
又如《师说》、《过秦论》、《六国论》等文章中,文章结构的起承转合,事例的正反对比,说理的条分缕析,都显示着逻辑论证的力量。
古人作文,文以载道,以优美的文笔,严谨的思路结构,思辨论证来传道。文章传的是什么道?与今天人们认同的道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有何值得继承或应该摒弃的?这些教学也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在中国传统文学的教学中,审美与思维能力培养并行不悖
审美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矛盾,相反,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人有健康的、高品味的审美情趣,就会体现出较高的情感价值取向,情感价值取向就会影响思维分析、推理、判断,让思维能力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甚至为思维开辟一个新的领域,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爱因斯坦认为:美在科学真理的探索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钱学森是一个航天物理学家,他的音乐审美能力特别的强。有时思考一个高深的物理问题无法解决时,听一听他的妻子蒋英的女高音古典音乐演唱,反而能有所领悟,灵感闪现,思维有了新的突破。
所有科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大文学家都是有独到的较高的审美情趣与能力的人。
大文学家苏轼的《赤壁赋》中云:“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夫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举酒嘱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击空明兮溯流光,欣欣然遗世而独立,飘飘乎羽化而登仙……”这是多么高雅的审美情趣,他正是由于追求这种高雅的美不得长久才感到悲哀,才引发对人生的深沉的思考,才有文中那充满哲理辩证色彩的思维文字:“子亦知水与月乎?若以变者而观之,则水与月不曾停留过一瞬,若以不变者而观之,则子与我皆无尽也。”
文学审美中关注细节,形成关注细节的敏感性和良好的习惯,是促进养成严谨的逻辑思维习惯的方法;文学审美培养的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美是一种直觉。海森堡认为:美是真理的光辉。审美直觉过后,人会有一个逻辑思维的过程:这是美的,自己有怎样独特的愉悦的感受,为什么这是美的,以往有过什么经验和比较?这样,人的审美能力就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可见,审美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二者是相互促进的。
毛泽东从小受中国传统文学的熏染很深,他的古典诗词写得非常好,很突出形象性审美化境,如:“西风烈,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等等,众所周知,毛泽东的逻辑思维能力之强是无可置疑的,他的形象审美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之间难道没有相辅相成之处吗?
鲁迅先生的杂文写的那样出色,语言犀利,论辩有力。我们都记得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讲到他受教他古文的老先生的教学的深刻的影响,了解到鲁迅先生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学学习的认真态度。
杨振宁熟背《孟子》,中科院院士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BNCY002-2023 西双版纳红茶 晒红茶.pdf VIP
- 机关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x VIP
- 2025年中级(四级)营销员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真题卷(后附答案及解析).pdf VIP
- 大数据概论教学课件.pptx VIP
- 西双版纳红茶 晒红茶.docx VIP
- 室内装修全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2025年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医学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 50个广告分析.doc VIP
- GB32030-2022 潜水电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2).pdf VIP
- (语文)福州时代中学2020级初一新生入学检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