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社区护理及辨证施护混合模式干预疗效观察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社区护理及辨证施护混合模式干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和辨证施护混合干预模式对于高血压病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暨南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并接受健康管理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9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社区护理组、混合模式组,各65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加社区护理干预、社区护理结合中医辨证施护。结果:混合模式组经混合模式干预后,患者血压、血生化指标、行为方式改变、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评分、血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控制和改善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三组干预时间均为2年,按照老年高血压病诊疗常规给予药物处置,定期复查。常规护理组由护士利用患者复查的时机实施常规护理。社区护理组则在常规护理组的干预基础上增加社区护理干预,集中干预每季度1次,每次半天,社区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建立健康档案,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心理状况等,由护士录入电脑并实施管理。(2)制定干预方案,据患者情况及健康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方案和近、远期目标。(3)落实干预措施,内容包括,①健康宣教:多形式宣传相关知识,提高患者认知和依从性。②技术知识普及:普及血压监测、养生保健等知识。③心理调节:运用沟通技巧,引导患者保持乐观积极心态,维持心理平衡。④生活指导:指导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⑤行为干预:引导患者持恒心、驱陋习,建立健康的行为模式。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医生团队一个月进行针对性医疗和护理服务一次(特殊情况特殊处理)。⑦随访:采用恰当的随访方式与频次,如电话、微信、门诊等方式,时间间隔为1~3个月。混合模式组则在社区护理组的干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施护,湿热瘀阻型患者予黄连、茵陈;肝阳上亢型予菊花、夏枯草;气虚血瘀型予黄芪、丹参;痰瘀互结型予浙贝、红花等,上述各药10~15 g煎汤(或煲汤)口服并以药渣水足浴,一个月为一干预周期,一年干预2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 包括患者血压、血生化指标、行为方式改变、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评分、血尿酸(U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其中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0.05)。混合模式组1年和2年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程度均优于其他两组,2年后该组血生化肌酐、尿素氮、胆固醇控制程度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混合模式干预2年后各项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 [7]毛华芳,车丽萍.临床护理路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11):2201-2203.
[8]陈妙兰,罗辉娥,彭惠媚.社区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6,37(2):81-85.
[9]李静娴,陆旭亚,沈翠珍.中医食疗对痰湿质高脂血症患者作用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2(6):1371-1373.
[10]刘汉娇,夏西燕,王海燕,等.中西医结合社区护理干预对城市社区亚健康失眠居民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1):9-11.
[11]王小青,陈志群.中医护理干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四川中?t,2015,11(4):175-177.
[12]王飞宇.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8):1-3.
[13]邢敏.心理疏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22):78-79.
[14]郑红梅,杜雪平.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9):3421-3424.
[15]马玉娥.个性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5):28-30.
[16]刘秀芹.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2(18):159-160.
[17]于洁,周辰,郭红梅.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血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J].实用老年医学,2014,28(1):812-815.
[18]苏莉.2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218-219.
[1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