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拍前中国肖像摄影时代
自拍前中国肖像摄影时代 至 2017 . 06 .25
展览地址: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上海市龙腾大道2555―1号
在自拍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行为之前,我们在照相机镜头前是如何观看自己的?《看看我们!》通过三个不同的作品系列,探索照片中关于“自我”的主题,考察人们如何在照片中丰富地呈现自我。展览从三个不同的视角提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从1980 年代到今天,我们观看自己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或者究竟有没有改变?
《看看我们!》集结了来自托马斯影师不同的视角――他们有着不同的背景、经历和兴趣爱好。法国摄影师苏文专门回收废弃照片,照片中反映出的寻常百姓生活勾勒了中国的一个时代;丹尼尔则是来自美国的摄影师和电影制作人,他透过镜头展现了一座中国城市的社会生态,由中国的生产和贸易推动的经济剧变是如何给这座城市中的外来社群注入活力,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生机;青年摄影师刘涛来自中国内地,他长期拍摄与他朝夕相处、充满生活气息的街区
《北京银矿》这部庞大的图片档案拉开了本次展览《看看我们!》的序幕。这个始于2009 年,持续了六年之久的项目见证了其缔造者――法国人苏文,逐年建构起的一个数逾50 万的负片银行。《北京银矿》中这些无主的宝物是苏文在六年间从北京郊区的废品回收站中“发掘”出来的,当时的他作为一位艺术家和摄影师居住在北京,开始着手抢救这些“财产”。苏文耗费巨大心力整理、清洁和保存的这批图像捕捉到了从1980 年代末至新千年伊始中国居民的日常生活。从《北京银矿》这个图片档案中,我们可以目睹中国经济改革中的一段鲜活而激荡的岁月――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闲暇时光的活动愈加丰富多采
由美国摄影师丹尼尔特劳布发起、广州街头摄影师曾宪芳、吴永福共同参与的《小北路》项目,关注的是生活在广州城中来自非洲地区的群体。这个项目从新千年伊始一直进行到2014年,当年中非贸易活动放缓。许多久居广州的非洲人会请街边的“摄影师”为自己拍摄肖像,拍完后寄给远在故乡的家人,或者当做纪念,自己留存。在《小北路》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单独的身影、一对对夫妇或一群好友在镜头前摆开姿势。他们通常会身着节日盛装,往往是那些色彩鲜艳、层次丰富的传统服饰。照片中,人物置身于小北路桥上,其灰暗的色调与这些衣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个项目也因此得名
刘涛的摄影系列《下午好,晚上好》捕捉的是他的故乡――安徽合肥的日常生活。自2011 年开始,他在自家附近的几条街道上观察社区里人们的日常生活。他的照片里充满了他所熟悉的社区生活中的偶然瞬?g,而他也为照片中拍摄的人们所熟悉。刘涛每天观察着街上的人们,幽默而敏锐地捕捉下那些总是不易觉察、转瞬即逝的事件――而他自己也同样无法被他所拍摄的主体察觉。与《北京银矿》和《小北路》比起来,刘涛的照片可以说是那些精心建构的自拍照的对立面
每一个作品系列都展现了一种观看自我或他人的方式。它提醒我们,在自拍的时代,拍摄人像是一个复杂的行为;至少,关于我们自身,它揭示的比我们所认为的更多
关于摄影师
托马斯1983 年,是一位法国艺术家和摄影作品收藏家,曾工作和生活于北京,现居巴黎。他的《北京银矿》(2009――2017)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摄影作品档案之一,在视觉上重建了中国的大众胶片摄影史。《北京银矿》曾在中国、新加坡、法国、瑞士、比利时、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各类艺术机构、美术馆和不同的国际摄影展上展出。苏文的摄影集《银矿》被第88 期《源摄影评论》评为“史上最伟大的摄影专辑”之一,而《直到死亡使我们分别》则被《纽约时报》评为2015 年度最佳摄影作品集之一
丹尼尔1971 年,是一位来自于费城的摄影师和电影制作人,现居纽约。从1999 年开始,他参与到一些在中国的长期摄影项目中,其中包括“简体字”项目:通过一系列街拍照片探索21 世纪初中国城市的巨大变化;另外一个系列“外围”观察的是中国几个大城市郊区的景象。特劳布的作品亮相于国内外的多个展览,其中包括在芝加哥Catherine Edelman 画廊的个展,费城的斯劳特基金会以及中国连州国际摄影节。他的作品同样见诸于公共和私人收藏,比如在马古列斯仓库和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光圈》、《欧洲摄影》和《纽约时报杂志》均收录过特劳布的作品。他的个人摄影集《北费城》(2014)和《小北路》(2015)由德国柯和出版社出版
吴永福,出生于1979 年,其后离开江西老家外出寻找发展机遇,于2003 年起定居广州。在制铝行业工作了几年后,他开始在广州中信广场为游客拍摄纪念照并以此为生。2009 到2011 年期间,他在小北路地区为非洲裔和其他外来者拍摄肖像照
曾宪芳,1980 年出生于湖南。为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他从2009 年起移居广州。学会摄影后,他与妻子一同开始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