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词鉴赏步骤
一、知人论世 1、作者(思想倾向、写作风格) 2、时代(政治、经济、文化) 二、读懂诗题 写作缘起、内容、类别、情感 《赠汪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登高》《春夜喜雨》 诗题与词题不同 《念奴娇》(此令宜于抒写豪迈感情) 风格类别 1、现实主义(细腻描写、真实反映) 浪漫主义(想像夸张、热情奔放) 2、诗类风格 边塞:雄浑豪放 咏史:沉郁悲壮 田园:恬淡闲逸 山水:清新优美 四、细读注释 背景、作者介绍、关键或难懂词语 (结合文本) 五、找出意象 意象:景、物、人、事 (找出意象---------勾勒画面--------体会意境)例如:柳残荷老 这个过程需要加以想象,还原画面,代入感情 当我第一次读崔颢的一首《长干曲》的时候,由于想像的展开所获得的愉快,至今还记得。这一首诗只有20个字:“君家在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整首诗不作任何描写叙述,但一个青年女子活泼、爽朗而又令人亲近的形象跃然眼前:长江上两舟相逢,一个船家女,主动打问迎面而来的男子家住何处,是哪里人:她不等对方答话,又立即作了自我介绍。后两句,可以理解为女子的自语,或理解为她因自己的热情主动而显得唐突(冒犯;亵渎),想极力掩饰自己的羞窘:“停船相问,别无他因,也许你我是同乡……”长江滔滔,两舟邂逅(不期而遇),一对青年男女的友好相遇所引起的新鲜与亲切之感,通过读者自由的想像,得到了显现。这是想像在欣赏中的作用,因此,我以为欣赏是一种再创造。 要点一 为了克服欣赏上的困难,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把诗中所提供的东西“泡”出来。就是说,要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要把浓缩了的东西“泡”开,这是诗歌欣赏中必经的一段“工序”。(对于别的文体,这不是必需的,因为它们通过详尽的文字尽可以把内容讲清楚。)上述情况在诗中通常被称为含蓄,即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众多的内容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来。 六、抓住诗眼 提领全诗、精炼传神 动词、形容词为主(多为表达感情的词) 诗题、诗中 七、弄清主题 (情感类别) 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蔑视权贵 怀才不遇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别恨离愁 怀古伤今 例:《题江湖伟观》 要点二 对于一首诗,要达到正确的欣赏,就要开动脑筋大胆“猜”。我们读诗时会感觉到,诗的语言是不连贯的、断断续续的,跳动性很大。为使上述所谓“综合性思考”能够顺利进行,需要对这种不连贯进行“加工”——即把不连贯的地方加以填补,这无论对旧诗新诗都是需要的。这一切,都给读者留下进行创造性的欣赏活动。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人写诗时旅居巴蜀,这是寄怀妻子的诗篇。这首短诗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都很大。前一个“巴山夜雨”,是思念此时此地的;后一个“巴山夜雨”,跳到了想像中的未来,夫妻团聚后的彼时彼地。那时节,西窗闪着烛光,他们一起回想如今这个令人情思绵绵的雨夜。当诗中跳跃的奥妙被我们所理解时,当跳跃之间的关联为我们所连缀时,我们因创造性的艺术欣赏所获得的愉悦是难以形容的。 八、欣赏手法(记下) 1、表达方式 叙述、议论、抒情、描写 2、修辞 3、角度: 听、嗅、视、触 色彩、情与景、动静 远近、高下、内外 4、表现手法 想像与联想、象征(抽象代具体)、用典、衬托、虚实结合、情景关系(四种)、 动静关系、白描、托物言志、 5、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6、语言(有个人风格) 绚丽飘逸 含蓄隽永 清新明快 平实质朴 沉郁顿挫 * 咏史(怀古)诗 咏物诗 写景抒情诗(也称作山水田园诗) 送别怀人诗 边塞羁旅诗 宫怨诗 三、了解题材(记下)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