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幼儿文学创作规律 第一节:幼儿文学创作系统 第二节 创作主体与受体相辅相成 第一节:幼儿文学创作系统 从幼儿文学内在的实际传达和流动过程来看,首先是幼儿的接受心理对作家的创作形成潜在制约,然后是作家为适应幼儿审美心理去创作作品,最后是幼儿文学作品作用于幼儿的审美心理,实现其审美价值。“幼儿文学”意味着接受者是幼儿,成人作家从最初的构思到创作的完成,都在不断地和想象中的幼儿读者打交道,从幼儿的接受模式出发去创作作品。 一、幼儿文学创作的受体——幼儿 幼儿作为幼儿文学本质特征的决定因素,作为创作受体和欣赏主体,在整个幼儿文学创作和欣赏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制约作用,其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以及表现是创作者和组织幼儿文学欣赏活动的成人要必须要特别注意研究的内容。 二、幼儿文学的创作主体——作者 幼儿文学的创作主体是为了给幼儿提供文学作品而自觉进行写作活动的写作者。在幼儿文学作品的整个创作活动中,从摄取、感知、构思到作品创作完成,写作主体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主体的能力和素养与作品最终的质量有密切关系。 三、幼儿文学创作的客体——写作对象 幼儿文学的写作客体指被作者纳入写作视野中,同时又为幼儿读者所能理解的客观外物和社会生活。 幼儿文学的客体包含自然现象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和精神现象。 它主要由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生活技能和情感模式、家庭生活和幼儿园生活、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构成。 幼儿文学的客体,只能选择那些可以用具体的人、事、物来具体地表现的内容,以及那些能化抽象为具体,将理念变为故事或者情节来反映的内容。一句话,只能选择大千世界里幼儿能理解的内容。 (一)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 (二)生活技能和情感模式 (三)家庭生活幼儿园生活 (四)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 四、幼儿文学的载体——作品 幼儿文学的载体是写作主体在生活中捕捉到适合幼儿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的动人灵感和题材后,经过提炼、加工、改造等一系列构思过程,并借助浅显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符号表现出来的思维结果“物化”而成的有形实体——幼儿文学作品中各类体裁的作品。 第二节 创作主体与受体相辅相成 一、创作主体和受体相互依存 成人审美意识和儿童审美意识在幼儿文学的创作中相辅相成,不可相互取代。 “成人审美意识不应取代儿童审美意识,不然等于否定儿童审美意识的导入,其结果便成了成人文学创作,或者成了徒有虚名的‘成人的儿童文学’创作。同样,儿童审美意识也不能取代成人审美意识。首先是不可能。成人审美意识是创作主体的自我审美意识,没有它的主导作用,儿童的审美意识根本就不可能进入作者的创作心理。其次是不应该。儿童审美意识的水平较低较浅,光靠它是不能产生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的。” ——黄云生.儿童文学概论 二、创作主体与受体相互制约 一方面,幼儿文学作家一般是被童年至为单纯、天真的生活所吸引而激起重造童年的创作冲动的,但是他们重造童年又绝不仅仅是为了再现童年的单纯与天真。 安徒生:《海的女儿》 另一方面,幼儿审美意识制约着幼儿文学作品的美学风格和个性。幼儿的生活、幼儿的追求、幼儿的审美倾向和审美意识决定了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必须适应幼儿的生命特征,成为他们体验人生、追求刺激、追求冒险、释放幻想的载体。 谢华:《岩石上的小蝌蚪》
文档评论(0)